汶上县“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情况 |
||||
|
||||
一、基本情况 2018年,全县共发放《跨区作业证》580本。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为引领,全县派出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156个,农机手及后勤服务等从业人员达4200余人,将主要前往河南、江苏 、安徽等地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活动。今年,每亩农机作业纯收入预计50元/亩以上,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中长期天气预报研判,今年小麦主产区成熟将由南到北、由西至东陆续开始,适宜机械收获,比去年延长最佳适宜机械收获时间差将在6-10天左右,台均联合收割机完成作业面积800亩/台,台均收入在32000元/台。预计全县联合收割机将完成跨区作业面积40万亩,比去年增加50%;纯收入1500万元,增收20%左右。 二、主要做法 一是做好购机补贴。为促进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开展,适时启动2018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工作,预计将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70万元,其中,补贴小麦联合收获机126台。 二是做好证照发放。严格《跨区作业证》审领标准,所有审领《跨区作业证》的农机手,必须是行车证,驾驶证两证齐全,审领信息准确,确保证机、证人相符。同时,加快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年度审验和入户进度,目前,对1182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进行了年度审验,办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91台,考试合格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105人。同时,为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安全生产,每个跨区作业小组明确一位安全员,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春节过后,我们组织农机技术、师资人员,通过年度检审、专题坐谈会、发放明白纸、参加淄博农机展、郑州农机展等形式,对老驾驶员、农机手、新购机具农机手进行巡回农机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工作,还给他们讲解政策,分析形势、分析区域市场行情。目前,已培训农机跨区作业人员1680人次,其中为跨区作业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132人。 四是做好组队编组工作。为提高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扬汶上农机跨区作业良好的服务形象,传播汶上人善良、勤奋的良好精神风貌,通过各农机经销企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联系面广的优势组成农机跨区作业小分队156个。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从事跨区作业的双方——农机手和种地农民在进行跨区作业服务交易过程中,由于受通讯手段、信息收集条件、各自交往群体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表现在一定范围内的市场双方互不掌握另一方的信息,即:农机手掌握收割机流动去向、质量、天气变化等信息偏多,农民掌握收获面积、收获时间信息、服务方风土人情等信息偏多。 建议:要从市级层面上收集发布相关区域的跨区作业信息;一方面通过基层农机管理部门向跨区作业的农机手发布区域跨区作业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县、乡镇、村级组织向群众发布跨区作业机械的服务信息。 二是农机跨区作业市场持续萎缩。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全面实施,农机化快速发展十余年,传统跨区作业服务区域如河南、安徽、江苏等当地政府持续重视农机化发展,鼓励高端、复合式农业机械购置,给我县的传统跨区作业业者带来冲击。 建议:一方面要有效引导农机服务者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另一方面还要在订单农机作业、全程农机作业服务和服务质量上多做文章。 三是组织化程度还有待提高。我县农机化虽已由粗放向精准、由全程向全面发展,但农机从业者由于受家族观念、小农观念的制约,单打独斗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造成在作业价格、作业质量、区域竞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建议:一方面市级以上农机管理部门出台鼓励农机服务组织吸纳散户加入的优惠扶持政策;一方面鼓励农机服务组织以发展农机化、抱团“闯市场”、共同发展的思想吸纳散户。(汶上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赵庆水 张星)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