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典型在身边”——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老师李兰兰 |
||||
|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窗外,柳树正在暗暗吐芽,迎春也在默默开花,凉意犹存,但春天却悄然而至…… 这是三月的一个周六,学校正在召开家会。 讲台上的她脸颊因发烧而微红却依然坚持给家长们耐心介绍学生情况及今后教育方向,谁也不知道她早上来的时候走路还有些摇晃,此刻站上讲台就又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让人不由想起了陶行知老先生诠释教育工作者奉献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忽然觉得放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她,就是我们学校的李兰兰老师! 爱心播撒暖心灵 上班十几年来,李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她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用爱心来温暖每一颗心灵。而班主任的爱心是最具体的,也最琐碎的。当她女儿和家人都还在温暖的被窝中的时候,她就准时在闹铃声中醒来,迅速穿衣起床洗刷准备去上班。脑海中还在迅速安排着一天需要处理的事务:谁昨天状态不好,需要谈谈话;谁作业完成的不够好,问问情况……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奔向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同学们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 她平等地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不论成绩好坏,一视同仁。她本着少惩罚、多肯定;少质问、多鼓励;少训斥、多交谈;少命令、多引发的谈话政策,进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让孩子不把学习当成负担,健康快乐地成长,并细心地用镜头记录学生们每一个成长的瞬间,让家长和她一起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快乐。对于班内的“差生”,她始终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行为准则,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有益的活动,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看到一点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每一片绿叶都享受“爱”的阳光,用她的爱心唤醒和打开每一个调皮的心灵。因此学生们不管成绩好坏都非常喜欢她,往届学生甚至在她的个人空间亲切地称她“兰兰妈”。 尽心尽力筑习惯 俗话说“态度决定人生,习惯成就未来”。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李老师总是先抓学生习惯的养成。第一、她利用晨会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了解懂得各项规范要求,为今后能遵规守纪奠定基础。第二、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她在班级充分发挥班委及小组长的作用,促使孩子们自我约束,自我反省,从而达到了良好的习惯养成。学生自主管理极大的培养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如今她班孩子可以自主主持班委会,班会,甚至家长会,受到家长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第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她在班内利用国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雷锋活动日时,让学生真正去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母亲节的时候,让孩子们帮妈妈做一次家务,进行感恩教育……。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教会孩子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第四是榜样的作用。在习惯养成方面,李老师真正做到身正为范。要求学生几点到校,她一定准时到校;要求学生坚持阅读,她自己首先阅读,要求学生讲卫生,她首先做出表率…… 总之,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诉孩子们做人要讲诚信,爱读书,懂礼貌,爱劳动,讲卫生等等。 穿针引线做纽带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关键,纽带作用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她总是有意地向学生介绍科任老师的一些优点,表示对科任老师的敬意。引导学生对课任老师尊敬和信任,使他们因尊其师而重其教。同时她建立以学生为主的QQ群方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班主任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以家长和各科老师为主的微信群,方便家长与各科老师的沟通与交流。真正做好链接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纽带工作。 见缝插针钻业务 管好班级的同时,她不忘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中,她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精心处理好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做到把每一节课当作公开课。课余时间她订阅了一批教育杂志,办理了县图书馆的借阅卡,利用晚上睡觉前以及假期时间不断为自己充电。有风雨就有阳光,她的班级因管理严谨,班风正,学风浓,活动开展丰富被评为优秀班级,她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并多次获得县委县政府的嘉奖奖励,受到各级各部门的表彰。 阳光下,迎春正绽放出黄色的小花,柳树也已吐出嫩绿的小芽,相信李老师用热情和激情捧一颗滚烫的爱心,再加上她的用心、耐心和责任心定会收获满园的春光!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