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狠抓政策落实,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大局。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组织发动县域重点企业参加县内外各项招聘活动32场次,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06人,引进重点产业急需人才89人。在纺织服装产业开展错位共享机制试点,结合企业富余岗位和需求岗位信息共享,依托县服装商会开展供需匹配,实时为企业解决阶段性缺工难题。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帮扶力度,建设“创贷之家”服务驿站3家,累计建设达到19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192万元,带动就业568人,“中都街道利客来商圈创业街”成功申报济宁市创业街区建设试点;“中都汽车制造工”成功获评市级特色劳务品牌。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累计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1468人,发放培训补贴46.56万元。城乡公益性岗位期满退出岗位人数1608人,目前在岗6463人,发放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2739.1万元、城镇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832.63万元。
(二)持续深化改革,大幅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强化数据共享,及时将制度外合适人员纳入参保范围。截至目前,全县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99万、7.19万人次。加强政策宣传,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次,累计发放宣传册1.5万余份。同时,利用抖音开展社保政策“云课堂”9期,累计观看达3万人次。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截至目前,全县共发放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2.81亿、2.85亿、1.99亿元。
(三)拓宽引才渠道,进一步增强人才支撑能力。坚持以产聚才,累计引进各类青年人才1250人,其中博士后1人,柔性引进博士2人。人才平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山东华力机电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辰欣佛都药业获评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深入推进产才融合,新增高技能人才606人,1人荣获齐鲁首席技师,7人获评济宁市技术能手,36人获评汶上县技术能手。
(四)建立预防机制,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平稳推进。结合黄河流域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创新试点创建,选定县内服装制造、高端装备、绿色化工3大重点行业建立重点行业劳动关系治理体系。深入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截止到6月底,国家欠薪平台共反馈线索319条(同比下降21.04%),均在第一时间化解处置,县人社局获评2024年全省治理欠薪冬季行动表现突出集体。全力提高仲裁办案质效,截止到6月底,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36件,当期审结案件131件(其中调解结案112件,调解成功率85.5%),另5件正在处理之中,均能够按期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