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召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
||||
|
||||
5月21日上午,汶上县召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张明主持,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党组副书记、一级主任科员雷照明,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生态科科长王漫雪,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生态科科员高珊珊出席,介绍我县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汶上县人民政府网、汶上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和汶上新闻网记者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汶上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据悉,近年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把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力推进“经济实力强、百姓生活富、生态环境美、文明程度高”的新汶上建设,以环保项目为抓手,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核心,科学施策,精准发力,深入推进“美丽汶上,生态乡村”建设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天很高兴邀请到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党组副书记、一级主任科员雷照明,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生态科科长王漫雪,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生态科科员高珊珊,请他们一起为大家介绍汶上县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雷照明书记为大家介绍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有关工作情况,有请。 发布人:雷照明(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党组副书记、一级主任科员)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各界和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生态环境局把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力推进“经济实力强、百姓生活富、生态环境美、文明程度高”的新汶上建设,以环保项目为抓手,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核心,科学施策,精准发力,深入推进“美丽汶上,生态乡村”建设。 一、下大气力治理农村污染 近几年密切配合水务部门共投入5.5亿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全面完成上级分配的治理任务。十三五期间共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000余万元,对全县近100个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共铺设污水管网274.8公里,整治坑塘57处,新建小型人工湿地50处,整治后村庄污水收集率达70%以上,每年可处理污水350万吨,每年消减化学需氧量800吨,氨氮47吨,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营造更加舒适,美丽的宜居环境,受益群众可达12.728万人。 2021年投入资金130万元对汶上街道莲花山村、中都街道小秦村、康驿镇秦街村、前石村、后石村、庙东村坑塘进行环境整治,通过种植水生植物、生态护坡、架设安全护栏等改善农村环境。2022年投入300万元对郭楼镇、刘楼镇等6处乡镇9个泉河沿线村庄坑塘进行污染治理。2024年申报了“济宁市汶上县北部片区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申报,争取到位中央资金2958万元,计划建设湿地34座,厌氧池32座,氧化塘35个,建设污水管网24000米,目前已完成招投标,6月初施工。 二、全力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出台《汶上县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将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纳入应急管理体系,明确任务目标和应急管理措施。十三五期间陆续投入100万元对全县80处分散型水源地进行了保护。2021年投入15万元,对全县6处城乡供水一体化水源地进行了保护。定期组织对全县农村饮用水质进行检测,我县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群众饮用水环境十分安全。 三、积极推进畜禽污染防治 编制完成《汶上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指导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依法关闭禁止养殖区内的养殖场户,完成禁止养殖区内所有养殖场(户)的搬迁、退养、取缔、关闭等工作。加快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坚持以发展绿色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为主线,把“生态绿色”发展贯彻到现代畜牧业建设的全过程,扶持鼓励实施畜禽粪便尿液生产沼气、有机肥加工及实行发酵床或生物垫料养殖的企业,确保畜禽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新突破。目前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 90%以上。 四、扎实开展生态示范创建 我局把生态镇村创建作为改善农村环境的切入点,下大力气加以推进。目前,南站镇、军屯乡等5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寅寺镇等8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称号,149个村庄获省市级生态村称号,11处学校获省市级绿色学校称号。2023年县政府启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目前已通过生态环境厅审核,待生态环境厅命名。2023年军屯乡成功创建省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 五、牵头抓好乡村生态振兴工作 作为乡村生态振兴牵头部门,积极主动协调好住建、水务、农业农村、交通部门,定期调度工作进展,稳步推动生态振兴目标任务,力争2025年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改厕”、“农村四好道路”等方面取得明显成绩,市对县考核中指标位次有提升。 下步我们仍要下大气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引导,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认知度,让更多的群众从农村环境整治中收到效益,尝到甜头,不断提升群众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好的,感谢雷书记的发布,接下来,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代表的媒体机构,请开始提问。 汶上县人民政府网记者: 据悉,近年来我们在农村污水治理没少下劲,但是经常出现问题反弹,有的村庄出现“黑臭水体”,请问农村污水如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长治长清”? 发布人:王漫雪(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生态科科长) 目前全县共建成并运行镇级污水处理厂12座,村级站4座,收集池423个、建设提升泵站32个,覆盖全县16个镇街272个行政村,日处理污水能力最高可达39260吨。工程项目由水务部门统一实施,乡镇政府全力配合。 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部门和镇街重视程度不够,黑臭水体,污水横流问题仍在反复;治理存在“一刀切”,缺乏“个性”;排放标准和乡村实际不符,目前农村污水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没有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在资金投入上目前除政府投入外,没有市场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多元化、多形式的共建机制还未形成。 下步要推动农村污水治理“长治长清”,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一是提高群众认识程度,引导群众自觉主动对身边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排等问题积极“发声”,实现从“要我干”变“我要干”。二是坚持一定的先导性,适当超前,由于目前农村发展快,人口变化大,污水治理要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但不能过度超前,过度超前就是不切实际,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对乡村造成伤害。三是污水源头减量化,该节约要节约,该循环利用的循环利用,但不能为了减少污水而影响群众生活质量。四是坚持走技术路线。农村污水治理要与循环农业结合、与乡村景观结合、与发展水平结合。五是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作用、发挥村庄的主体作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企业的主力作用。强化目标考评,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考评结果应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六是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继续开展“清河”行动,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控源截污,严格控制畜禽养殖粪污、种植面源污染等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坑塘清淤疏浚,种植水生植物,恢复沟塘自然净化功能。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 感谢王漫雪科长的细致介绍,接下来,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汶上融媒体中心记者: 我县农村水源地环境保护如何开展的? 发布人:高珊珊(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生态科科员) 目前我县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工作;在保护区内设立界标、道路交通警示牌、边界标志、宣传牌等40余个;开展水源地保护执法行动,重点检查保护区标志标识完整性及是否存在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工业企业等其他污染源情况,消除各类环境风险隐患。我县农村集中供水保障率达到9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目前仍存在问题和隐患,如部分水源地水质存在超标隐患,隐患(目前不超标)因子主要为硝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等。二是部门认识不到位,群众对水源地环境保护区意识淡薄。三是综合管理能力差,处于“九龙治水”的状态,目前农村水源地的管理涉及水利、乡镇政府、卫生防疫、环保等多个部门权责不明、分工不到位、部门间协调不够。四是经费缺少,县财政财力不足,无管护经费。 下步我们计划开展下面几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全力保护民生“大水缸”,借助科技力量,建立“空中”无人机巡查和地上专项督查的排查机制,利用无人机对全县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全覆盖”航拍,形成影像图片并精确定位,对航拍问题点位逐一现场核查,建立问题清单。二是建立健全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坚持饮用水水源井水质每月监测一次,政府信息平台每季度公布饮用水源地监测结果;三是建立常态化网格员巡查机制,落实每周至少1次巡查的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是完善管理责任和制度,健全管理、维护、养护、水费征收、水源保护等各项管理制度。五是争取上级资金,落实维修养护经费。我就介绍这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高珊珊的介绍,接下来,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汶上新闻网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汶上县养殖业基本情况,如何开展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 发布人:王漫雪(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生态科科长) 汶上县为山东省养殖大县,目前全县共有规模养殖场122户,养殖专业户460户,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 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上,我们重点抓好如下几点。一是县政府出台了《汶上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二是源头联控,严格准入,生态环境、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把好审批关,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全面提高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三是监管联动,落实责任,加强对现有畜禽养殖业场的日常监管,发现乱排养殖粪污和乱抛病死畜禽的行为,对违法主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从严查处,形成震慑;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实行限期治理,完善手续。四是强化指导,做好服务。农业农村部门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生态环境部门对治污设施的运行加强指导,要求业主治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五是抓推广重利用。引导养殖企业(户)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为主线,努力实现畜禽粪污就地、就近还田,实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同时大力支持有机肥生产企业、粪肥经纪公司、经纪人等社会化服务主体参与,引导他们与规模养殖场签订粪污收购协议,既保障了畜禽粪污全部还田消纳,又有利于化肥减量化使用。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漫雪科长的介绍,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所关心的问题,可会后联系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联系电话:0537-7212965。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几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