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汶上县次邱镇坚持“五育并举”办学理念,以“儒雅教育”为特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通过社团建设、劳动教育、艺体活动、教研联动等举措,逐步形成了“文明校园”“活力校园”“儒乡靓校”等品牌形象,多次获省市县表彰,多次受到中央省市媒体广泛关注。
儒雅教育,全面落实推进。“千年古镇,儒风次邱”曾是孔子讲学圣地,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资源丰富,为学校儒雅教育的实施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理论基础。学校为扬儒学之风、育儒雅之士全面落实推行了儒雅特色教育。通过树立儒雅价值观,营造儒雅文化,培养儒雅教师,培育儒雅学生,塑造了一大批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时代新人。儒雅教育主题案例,于2024年5月获山东省特色学校建设案例二等奖。
艺体科技,得以扎实开展。次邱镇中小学校园特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每年通过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儒雅节、创客大赛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小科学家”社团被少科学院评为全国优秀社团;足球特色教育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实力,次邱镇中心小学男子足球队在“县长杯”比赛中多次名列前三,每年代表汶上县参加“市长杯”足球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次邱镇中心小学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社团建设,活动成果丰硕。各中小学开设的舞蹈、绘画、剪纸、手工制作社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了情操,展示了自我。花式跳绳、足球、篮球、口风琴、古筝、多彩泥塑等众多社团,已呈现出朝气蓬勃、枝繁叶茂之势,已成为构建校园文化不可缺失的力量,解读校园文化的向导。2024年次邱镇中心小学“次邱之星”足球社团、次邱镇中学“翱翔文学社”、次邱镇高庄小学“绘画社团”成功入选“济宁市乡村中小学特色社团”名单。
劳动育人,扎根乡土实践。各中小学注重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开辟校园种植区,组织学生参与蔬菜播种、管理、收获全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同时,注重多举措协同育人,邀请本地农民家长担任“劳动辅导员”,传授种植经验,强化乡土文化认同。
以研促教,提升师资水平。各中小学借助镇域教研联动平台,积极参与省市县镇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通过“同课异构”“名师送教”等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积极推行“以老带新”结对计划,缓解专业师资不足问题。积极推行养成教育实践,通过教师礼仪培训、学生经典诵读等活动,进一步营造“师生共修”的校园文化氛围。
强化宣传,展现教育风采。各中小学主动对接省市县电视台、教育网站等媒体,报道校园活动(如劳动丰收节、跳绳比赛),树立积极形象。各学校还经常制作一些短视频、美篇等来对学校进行宣传,包括手势舞视频,学生体育活动视频,甚至学校的海棠花开,蔷薇花开的时候也会给一些孩子拍照录像做成小视频等,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也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师生共舞,社会反响良好。各中小学经常从社会上争取一些资助,包括资助贫困儿童或者是争取劳动教育、社团教育物资等,以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情节。今年三月份,汶上供电公司跟高庄小学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先是为学校排查了线路更换了漏保老旧电线,后期他们也将对学校的贫困儿童进行捐助,拟在五月份举行捐助活动。
下一步,次邱镇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把力量凝聚到学校内涵发展上,做到再攻坚;把思想统一到荣辱与共上,做到再提升;把精力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做到再超越。让办学特色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