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70830F5034613XX/2025-0088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成文日期: 2025-05-12 发布机构: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汶上县行政审批服务局2025年度第一季度重点工作情况及第二季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5-12 15:46 信息来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浏览次数:
分享

2025年第一季度,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围绕“敢拼抢、勇争先”工作主线,聚焦群众、企业诉求,以“营商环境争优年”为主抓手,牵头打造“四优”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勇于担当,转作风、提效能,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新业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一季度重点工作情况

(一)深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是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立足“营商环境争优年”建设,充分发挥“营商环境争优指挥部”作用,出台《汶上县“营商环境争优年”行动实施方案》《营商环境争优指挥部工作方案》,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机制。以“营商环境争优年”为主抓手,对标国内最优标准和最佳实践,明确118项改革举措,开展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突破行动。围绕4个环境,指导督促7个专项工作组开展“营商环境争优年”相关工作,刊发《营商环境争优简报》。

二是健全“宜企同行”常态化服务机制。深入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面向全县500余家规上及重点规下企业发放省政府2025年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分行业逐级开展辅导培训。打通“鲁惠通”线上政策兑现渠道,对企业实行“一对一”精准指导,实行“服务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需求跑”,提高政策覆盖面、知晓率。严格落实“2110”企业诉求快速处办机制,一季度,共转办企业诉求241件,按时办结率100%,办理结果满意率99.49%,办理结果解决率97.47%。

三是开展“企业小管家”服务活动。创新打造“汶易企”汶上特色服务品牌,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企管家”专班,拉出一企一管家服务清单,明确专属服务内容。打造具有汶上特色的“企业家会客厅”,多渠道听取企业诉求,随时随地靠上服务,主动对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全程跟踪审批进展,让广大企业家感到暖心、贴心、知心,打造“四优”营商环境。组建“企管家”团队经验做法被省营商环境简报宣传推广。

(二)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增强惠民“实效度”

一是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牵头落实2024年度国家、省第二批“8+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开展2024年国办两批“高效办成一件事”自查自纠工作,已完成两轮电话抽查及自查整改工作,落实率达到100%。推动2025年度第一批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实施,将12个重点事项分解到8个牵头部门,对相关部门征集意见并完成事项梳理等工作。我县《推进高效验收“一件事”》成功入选山东省2024年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揭榜挂帅”创新成果选编。《汶上:创新推出大件运输“一件事”集成服务》先后被济宁日报、大众日报客户端等媒体宣传报道。

二是持续深化推广“云柜席+云勘验”随身智办。线上持续完善“爱山东”APP建设远程平台,实现远程视频办和视频勘验;线下持续提升帮办代办队伍、企业小管家、智能帮办机器人服务水平。加强人员业务和礼仪培训,引入先进的DeepSeek大模型技术,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上岗”的“AI数字人”,实现对重点领域业务、服务和政策的精准解答。力争年内全县所有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与县政务服务中心之间实现可视化沟通互联,打造“0材料0证明”大厅。《汶上县聚焦数字赋能,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经验做法先后被山东省大数据局、济宁改革简报(第2期)、济宁改革公众号及多家媒体刊发推广。

三是聚焦“园区事园区办”重点突破。创新打造“同心园”服务品牌,设立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推出“园区事不出园区门”工作方式,开辟“驿站式跟踪承诺”“政务+直播”服务形式,设“一站式服务台”,整合34个主项、110余个办理项,通过智慧政务平台集成与审批权限精准下放,构建园区全周期服务体系,实现企业事项便利办、精准办、增值办“一站式办理”。“构建园区项目‘审批’六云智慧服务体系”等4个项目入选济宁市第三批“揭榜挂帅”改革创新项目。

四是提升企业准退出入便利度。创新推行“商事登记+视频办”,提供线上面对面帮办服务,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企业开办、信息变更、迁移登记“一件事”改革,扎实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和应用。完善企业注销异议反馈机制,推行企业简易注销“四险一金”联检改革,深化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改革,进一步规范企业退出行为。2025年第一季度全县新开办经营主体1657户,其中企业556户,个体工商户109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户。

(三)全力做好项目要素保障,跑出审批“加速度”

一是项目建设极简办理。以“项目深化年”为抓手,立足企业视角,靠前服务,深化“多评合一”,推行高效开工、道路挖掘修复一件事,实现建设项目一件事一次办。2025年第一季度,办理完成中粮润远农产品数智产业项目等企业投资项目立项65项,办理宝相里文旅综合体项目等18个项目的施工许可手续,确保我县省市重大项目顺利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 项目建设“加速度”》在济宁综合频道直播民生节目播出,济宁新闻客户端宣传推广。

二是项目审批突破办理。建立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转”机制,对我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数字化报建及办理结果电子证照应用全覆盖。完成建筑单体赋码程序开发,建立全生命周期数据归集共享和“落图”机制,支持提前分栋分批验收、提前开展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和进场安装生产设备,企业竣工即可投产或试生产,让企业投产周期压缩40%以上,投资回报期缩短1/3,真正实现“竣工即满产、投产即盈利”的加速度发展。我县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改革试点任务顺利通过验收。

三是深化审管联动。打通多部门系统,实现审批、监管协同高效,推广使用山东通“鲁执法”业务协同,形成“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智慧监管新模式,让企业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50%,跨部门协同成本降低45%,实现“数据代跑腿、系统通壁垒”,实现“政事高效”企无忧。积极争取省市“揭榜挂帅”项目,争取获得数量在全市第一方阵。省级“揭榜挂帅”改革任务“高效验收一件事”,被省工改办、省住建厅验收通过,列入《山东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揭榜挂帅”创新成果(2024年度)》,揭榜市级第三批“揭榜挂帅”改革试点任务四项。

二、二季度工作计划

(一)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扎实开展“营商环境争优年”行动。坚持以“营商环境争优年”为主抓手,以打造“四优”营商环境为突破,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按照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施方案(6.0版)和最新工作部署,适时出台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清单,进一步健全完善新一版“汶上方案”。实行挂图作战体系,动态展示任务进度、完成时限,实施“红黄蓝”三色预警管理。开展“宜企同行”联系服务企业,健全常态化服务企业机制,推动形成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的良好生态。

二是开展营商环境“微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尤其是围绕政务服务、惠企政策、企业诉求、涉企执法、要素保障等方面),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的痛点、堵点和难点,以“小切口、见效快”为原则,通过针对性、精细化的小切口改革举措,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痛点、堵点问题,以“小步快跑”的方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评选活动方案》。

三是围绕中心工作,当好“企管家”。为重点项目、招引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出台《“企管家”服务方案》,完成“企管家”团队的组建和培训工作,制定《全周期服务清单》《管家服务规范》等工作制度和流程,从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角度构建服务体系,确保企业从落地到运营的每个环节都能获得精准支持。同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性和需求,通过定制化服务模式。

(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一是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落实2025年国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部署。重点在个转企、企业创新扶持、个人创业等场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拓展联办事项、提升服务效能。组织牵头部门统筹做好各“一件事”业务办理、政策解读和宣传推广,重点加强“一件事”在省以上媒体宣传,提高“一件事”系统件办件量。

二是拓展“1530政务服务圈”范围。深化“同心园”品牌打造,提升“园区事不出园区门”运转能力,扩大“云柜席”视频办应用范围。在已部署县政务服务中心、中都街道、次邱镇、寅寺镇、西门社区的基础上,推广行政审批服务所建设,继续扩大扩大“云柜席”视频办应用范围,选取10个基础条件成熟、办理人群集中的镇街,形成多点分布格局,部署“云柜席”视频办设备,组建“小汶帮办”服务队伍,健全“咨询解答+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实现视频办服务“专精特”。争创2025年省市揭榜挂帅典型案例,在省市媒体宣传报道。

三是推进市场主体标准化改革。全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和应用,推动在行政许可、政务服务等涉企业务中的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拓展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调取使用,切实为企业降成本、增便利。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要求,推行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改革,以“直接变更”方式“一站式”办理登记。

四是全面推行审前服务模式。提升人员工作技能和水平,确保办事窗口咨询电话畅通,工作人员高效率、高水平提供咨询服务。提升山东政务服务网标准化水平,精准展示办理事项、办事指南、办理流程、办理地点、咨询电话等基础关键要素,确保群众获得精准信息。提升帮办代办水平,常态化开展帮办代办人员培训工作,建立问答知识库,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是持续探索“政务服务+人工智能”新模式,结合企业群众咨询办理的高频事项,对DeepSeek进行针对性训练,完善本地化政务服务事项知识库,推动DeepSeek在大厅智能化管理、智能审批辅助等方面的运用,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智办”、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跃升。

(三)全力做好项目要素保障

一是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阵地,延伸服务触角,通过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细化各项系统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供优质政务服务,给企业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我县办理建筑许可指标营商环境。

二是做好我县重点项目审批要素保障工作。主动对接我县重大项目,及时了解掌握项目手续办理情况,超前对接项目建设单位,提前将办理流程、申报材料清单推送至项目单位,避免项目建设前期要件资料准备不齐全、不完善的情形出现,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确保项目手续办理快速便捷、一次办好,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是争取省、市揭榜挂帅项目。组建专业业务团队,研究省、市“揭榜挂帅”项目的申报热点、标准和要求,通过部门协作、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向上对接,提升项目竞争力,争取申请项目纳入市“大盘子”,揭榜数量在全市第一方阵,助力改革创新。


信息来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