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召开“惠民生、暖民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构建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有关情况 |
||||
|
||||
4月30日下午,汶上县召开“惠民生、暖民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张明主持,县教育和体育局介绍汶上县构建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汶上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汶上县“惠民生、暖民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现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汶上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郑茂彬;后勤管理科副科长董朋;基础教育科科长辛宏;安全管理科科员赵相飞。请他们一起为大家介绍汶上县构建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参加本次发布会的有汶上县人民政府网、汶上县融媒体中心、汶上新闻网等媒体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郑茂彬局长介绍有关情况,有请。 郑茂彬: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 学生安全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汶上县教体局坚决扛牢政治责任,聚焦食品安全、心理健康、校园安全三大重点领域,构建“责任压实、源头严控、全域协同”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全方位打造校园“安全区”,确保学生吃得放心、学得安心、成长舒心。 一、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中之重。汶上县教体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构建多元化管理体系,推动校园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成立由局主要领导牵头的“学校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动态修订《汶上县中小学食堂制度管理汇编》,出台《中小学大宗食材配送、餐饮劳务派遣及校外供餐企业准入退出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校长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建立从食材采购到餐桌的全链条责任闭环。通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确保每一环节可追溯、可问责。开展专项行动,精准整治风险隐患,实施“明厨亮灶”升级工程,后厨操作全程透明化,并对照“五净”标准(地面净、设备净、餐具净、空气净、人员净)优化后厨环境。长效监管,初步形成共治格局。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对全县食品安全员、食堂从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落实“持证+考核”双轨机制。建立学校、家长、监管部门三方参与的“飞行检查”制度,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参与食堂突击检查,形成社会监督合力。 二、护航心理健康成长,培育阳光向上“时代新人”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汶上县以“预防+干预”为导向,构建家校社协同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全域覆盖,筑牢服务阵地。全县116所中小学100%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县财政投入300万元建成“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配备沙盘治疗室、情绪宣泄舱等专业设施;通过“专职+兼职”模式配备心理教师142名,其中专职教师42名,开展心理健康教师业务培训6场次,提升危机干预能力;依托济宁市社会心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完成全县中小学生心理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8.2万份,对1200余名学生落实“一生一策”跟踪帮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开发《情绪管理》《挫折教育》等校本课程,通过角色扮演、团体辅导等形式增强学生心理韧性;举办“5·25心理健康月”“心灵树洞信箱”等特色活动,累计收到学生匿名咨询信件2300余封,解决心理困扰1600余件;开展“家庭教育大课堂”36场,覆盖家长5万人次,指导家长科学应对青春期叛逆、网络成瘾等问题。 三、构建平安校园防护网,织密学生成长“安全屏障” 校园安全关乎千家万户。我们以“4个100%”建设为基础,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协同,打造立体化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实现封闭化管理、专职保安配备、一键报警系统及视频监控联网“4个100%”目标,校园重点区域监控存储时长延长至90天;落实“1+4+N”护学岗机制(1名民警牵头,4名专职力量驻守,N名志愿者参与),每日上下学时段保障校门周边安全有序;春季学期排查整改校园周边交通拥堵、违规摊点等问题127项,通过“学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动城管、交警等部门联合执法。推广“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平台”,实时监测校车运行、宿舍安全等数据,对异常情况自动预警。试点安装AI行为识别系统,针对攀爬围墙、聚集斗殴等行为实时抓拍报警,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025年,县教体局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校园安全与健康工作,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校共育,打造出更安全、更健康、更温暖的育人环境,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主持人: 感谢郑茂彬局长的介绍。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机构,请开始提问。 汶上县人民政府网记者: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学校食品安全关系孩子的健康成长,任何环节都不可疏忽。汶上县教体局如何保障学生在校吃得安心、舒心,让家长和公众放心? 主持人: 好,这个问题请董朋科长回答。 董朋: 感谢记者的提问。对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汶上县教体局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方案,着力纠治“校园餐”安全管理不规范乱象,并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切实维护师生切身利益。 一是强化配餐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校外配餐管理工作的通知》(鲁教后勤字〔2021〕1号)要求,由县教体局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择优选择依法取得集体用餐配送资质、能够承担食品安全责任、社会信誉良好的校外配餐单位;纳入范围的校外配餐单位名单,向社会公告。中小学校在纳入范围的校外配餐单位名单中自主选择配餐单位,并向市场监管所报备;学校与配餐单位依法签订配餐合同,明确双方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权利和义务,明确配餐食品的质量、餐量、价格、不合格食品的处理方式等内容。 二是规范食堂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的意见》(鲁教财〔2021〕1号),强化食堂财务管理,规范食堂收支行为。学校食堂伙食费标准坚持公益性原则,经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制定,并实行价格公示;如需调整,应在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充分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建议的基础上,按“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确定。学校单独开设食堂银行账户,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食堂会计核算工作的通知》(鲁教财处函〔2021〕12号)要求,建立健全会计账簿,规范设置会计科目,每月开展食堂会计核算,如结余较大,及时调整伙食费标准,确保学校自营食堂的非营利性。坚持食堂财务公示制度,每月对食堂采购物品品种、数量、价格及收入、支出结余等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强化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校长责任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食品安全总监职责》《食品安全员守则》等规章制度,依法依规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和计划,明确陪餐人员及职责、内容、要求,做好陪餐记录。对食品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做好台账记录,学校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确保食堂及时整改。 四是强化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GB31654—2021)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留样等制度,强化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和餐饮具清洗消毒等各环节管理,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董朋科长的介绍,请继续提问。好,请那位记者提问。 汶上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据了解,心理健康筛查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请问:汶上县在心理健康筛查方面作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主持人: 好,这个问题请辛宏科长回答。 辛宏: 感谢记者的提问。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工作方面,我们围绕“三前移三精准”的工作方法,实现“识别关口前移,精准筛查;辅导关口前移,精准干预;转介关口前移,精准闭环”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着力健全落实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闭环管理机制。 一是全县中小学校每学期开展1次4年级以上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筛查,依托市心理综合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根据筛查结果进行分类管理,实行从筛查启动到结果反馈、干预实施、效果评估及后续跟踪的全过程管理。 二是对心理健康筛查预警的学生及时开展评估、辅导并实时关注,将有关情况反馈家长,确需就医的及时转介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有效干预。 三是定期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对需要持续关注的学生建立个案档案管理,并转介到医疗机构,进行长期跟踪与支持。筛查结果的使用及时在一体化平台记录,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截止目前,心理健康筛查已覆盖全县所有学校,筛查学生数量达19.6万人次。在开展心理健康筛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预警数据和观察交流,进一步了解中危、高危情况,精准排查出需要个别干预的学生。对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一人一策一方案”的管理方式,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下一步教体局将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投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心理健康教育,弥补资源不足的问题。以全体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核心,贯通“预防—辅导—治疗”全过程,构建“家校协同+课程建设”一体化的预防机制、“定期普查+早期干预”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机制、“联合评估+联合干预”医教结合化的心理诊疗机制。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辛宏科长的介绍,请继续提问。请那位记者提问。 汶上新闻网记者: 汶上县教体局在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创新性的举措来提升工作成效? 主持人: 好,这个问题请赵相飞同志回答。 赵相飞: 感谢记者的提问。大家好!感谢大家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是教育部门及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汶上县教体局始终将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一是压实各方责任,强化责任包保。县教体局多次组织召开防溺水专题会议,相继出台《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办法(试行)》《汶上县“防溺水保安全”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等制度文件,明确各乡镇(街道)、县直部门、学校、水域责任单位和学生监护人履行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的工作职责。督促各学校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外来务工家庭学生等重点群体进行细致排查,将其纳入台账管理,并实施精准教育帮扶。 二是强化教育引导,提升安全意识。我们坚持“教育为先”原则,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体系。通过“1530”安全教育、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案例警示等形式,向学生普及防溺水知识,讲解溺水自救与互救技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利用国家安全教育日、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防溺水安全常识,节假日重点时段,充分运用大喇叭进行提醒,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三是加强家校共育,凝聚监管合力。家庭是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积极构建家校共育机制,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开展暑期全员大家访活动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监管。同时,通过家长微信群,定期推送防溺水安全提示,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防溺水知识,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四是深化部门协作,构建联动机制。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主动加强与水利、应急管理、公安、消防救援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防溺水工作联动机制。联合开展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辖区内的河流、湖泊、水库等危险水域进行全面排查,设置和完善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巡查力度,特别是在暑假、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组织志愿者、网格员等力量开展常态化巡查,发挥“河湖长”作用,及时发现和制止未成年学生私自下水游泳行为。 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下一步,汶上县教体局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加强部门协作与联动,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防溺水工作,为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主持人: 感谢赵相飞同志的介绍。因为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关心的问题,可会后联系汶上县教育和体育局,联系电话:0537-6551103。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几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