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70830004335350N/2025-00319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成文日期: 2025-02-06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2-06 17:08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 浏览次数:
分享

2024年,县生态环境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2024年度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空气质量:1-12月份,汶上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2,PM2.5浓度为43μg/m3。

(二)水质量:1-12月份国控泉河牛庄闸断面水质均值达到III类类水质标准。其中1、2月份水质均值达到Ⅱ类水质标准,饮用水点位水质稳定达标。

(三)土壤环境质量:全县未发现污染地块,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四)环境损害方面:辖区内未出现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五)环保督察整改: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汶上县认领18项,完成整改17项,1项达到序时进度。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汶上县认领20项,全部完成整改。期间交办77个信访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省黄河流域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汶上县认领问题11项,完成整改10项,1项达到序时进度。

二、主要工作

①坚持党建引领,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一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制定了《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2024年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将意识形态纳入,专题进行理论学习,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纪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夯实党员干部的理论功底,树牢政治意识,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落实落细、落地生根。二是加强阵地管理,持续抓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充分用好汶上县政府网生态环境专题专栏、汶上生态环境局政务号等媒体平台向群众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倡导大家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共同守护碧水蓝天。今年以来,在中国环境报发稿18篇,济宁日报发稿5篇,在中国环境APP发稿20篇,对上宣传报道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三是严格网络舆情处置工作责任制。加强信息发布、政策解读、网络跟评,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积极排查风险隐患问题、压实责任,确保在网络舆情突发时反应快速、报告及时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和网络舆情工作向上向好发展。今年以来收集转办回复化解各类环保网络舆情23件。

②聚焦精准治气,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以来,累计下发通知195件,下发督办函43件,转办函63件,预警函25件,印发相关文件15件,全县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一是集中力量攻坚。联合县委督考办开展攻坚行动,印发实施了《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3月份开展攻坚月行动,抽调县委督考办、县生态环境局20名同志组建5个督导检查组开展督导检查,发现整改问题452个。8月份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累计发现问题337件,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工作,整改完成率100%。二是长效管控攻坚。委托第三方实施城区大气环境智慧管控,2024年以来发现解决各类问题1586件。三是重点问题攻坚。狠抓VOC管控,对58家加油站、30家涉VOC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开展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目前已完成淘汰1023辆,排全市第6位。

③实施系统治水,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整合排查力量。成立隐患排查专班,印发《汶上县2024年度汛期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全力保障汛期水环境质量。二是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派出2300余人次进行全面排查。今年以来,共检查河湖24段,城镇雨污管网32km,污水处理企业6家,污水处理设施48处,发现问题3处,全部完成整治。对河道浮萍、水草及时打捞处置,打捞处置河面共计1000余亩。三是强化水质监测预警机制。充分发挥4座出入境水质自动监测站和15处工业企业及污水处理厂排放监测监控系统作用,实时关注出入境地表水水质状况变化情况和企业达标排放情况。

④严守底线工作,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一是重点单位突出监管。加强4家重点单位土壤环境污染监管,督促重点企业完成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二是日常巡查全面监管。开展2024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评估工作,考核评估重点危废监管企业55家,共发现问题130个,现已全部整改,考核评估达标率100%。开展小微产废企业专项检查行动,检查企业45家,发现问题161个,所有问题现已全部完成整改。三是重点工作突出推进。积极推进“无废细胞”创建工作,现已申请并上报13类16个“无废细胞”,其中3类4个单位荣获省级“无废细胞”,分别为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和县生态环境局申报的“无废机关”,汶上县人民医院申报的“无废医院”,汶上县莲花湖湿地景区申报的“无废景区”。2类2个单位荣获市级“无废细胞”,分别为县机关事务中心申报的“无废机关”、第二实验小学申报的“无废学校”。

⑤强化环境执法,积极主动化解信访事件。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济宁市生态环境不予处罚、减轻处罚清单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今年以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免于处罚案件1件。二是坚持“四不两直”,落实污染源双随机执法抽查制度,今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1100余人次,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440余家次,开展帮扶180余家次,解决环境诉求问题281件。共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8件,罚款共计92.302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200元,查封扣押案件5件,移交公安环境犯罪案件1件。三是深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受理各类环保信访投诉314件,全部办结。未发生重大突出环境污染事件及非访、群访事件。

⑥全面落实好其他各项重点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统战工作。通过强化学习培训增进政治共识,开展摸底调研加强队伍建设,搭建交流平台发挥优势作用,凝聚各方力量,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取得良好成效。二是严格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坚决落实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生态环境领域的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故。同时,加强风险研判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注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国家安全意识。三是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强化法治学习,提升执法人员素养;定期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法治建设有关问题,定期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严格规范执法,完善执法程序与监督;注重普法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四是履行保密工作责任制。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将保密工作细化和融入到局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确保无失密、窃密现象发生;把保密教育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及时向局干部职工传达、转发上级有关保密工作的指示和文件精神,强调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完善保密各项工作制度,对办公室档案管理、文书收发等加强保密教育,尤其是“山东通”规范使用和网络安全教育,促使干部职工提高保密安全意识,有效防止泄密和过失泄密情况发生。

三、亮点工作

①国家试点环境健康管理试点项目编制完成《汶上县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方案(2024—2026年)》,并以县政府名义印发,同步报省厅、生态环境部备案。初步筛选25家高风险源,建立了汶上县高环境健康风险源清单,完成重点区域92个点位环境健康风险调查监测。启动建设汶上县环境健康科普基地,多方式开展生态环境与健康理念的宣传活动。

②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项目已通过生态环境厅评审。

③上报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实施库项目3个,共申请到位中央大气污染防治无偿资金272.44万元。

④汶上县南泉河河段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已纳入到中央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

⑤汶上县北部片区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已纳入到中央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

⑥争取到位2024年度省级环境污染防治资金373.3881万元,其中国三车淘汰补助资金344.4285万元,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能力标准化建设资金28.9596万元。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