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宪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县普惠托育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针对普惠托育供给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汶上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决策部署,以落实济宁市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为引领,全面开展增量、降费、提质“三大行动”,补短板、创品牌、促提升,大力推进托育提质扩容工程,构建政府公办引领、医院示范带动、社会多方参与、托幼一体发展的服务格局,满足群众多元化托育需求,擦亮“汶心托”特色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备案托育机构80家,均为普惠性托育机构,累计备案托位4012,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5.7个,托位供给完全能够满足县域内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需求。
二、针对托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在完善城区托育机构建设的基础上,2022年,在全县各镇街遴选17处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实现乡镇公办托幼机构全覆盖,为农村留守儿童等婴幼儿家庭提供优质可及的托育服务。各乡镇卫生院均成立托育综合指导站,配备健康管理员,定期为婴幼儿开展口腔、眼、听力保健等综合健康服务项目。
三、针对社会力量办托意愿不足的问题
积极鼓励国企、医院等用人单位发挥资源优势,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帮助解决职工“带娃难题”,降低生育、养育成本。2022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了全县第一个托育机构妇幼保健托育服务中心,县中医院、县二院相继建设了医、康、结合的托育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与红黄蓝托育园签订了托育服务协议,为本院职工及社会提供优质托育服务;县开元集团建设了开元一幼、贵和苑托幼一体园,共计托位465个,满足本单位职工及周边群众的入托需求。
四、针对托育运营成本高的问题
2022年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汶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汶上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提升三年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汶政办〔2022〕19号明确指出,县政府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发展托育服务。对新建的托育机构(含幼儿园托班)按照每个托位2000元的标准给予建设补助,对已登记备案的普惠托育机构根据机构收托人数,乳儿班按30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他班按20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补助。自2022年以来,全县共发放建设运营补助249.76万元。2024年积极争取济宁市中央财政资金,用于托育机构建设运营及其他方面的补贴,共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448.73万元,目前已有378.1万元发放至相关机构。
五、针对标准不健全,专业人才培训缺乏的问题。
2023年,县委编办、县卫生健康局、县行政审批局、县民政局、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汶上县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试行)的通知》,对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备案程序进行验收及监管,确保了机构运行的规范性。针对人才培训问题,自2022年以来,每年至少组织2次托育从业人员线下培训,每月进行一期线上培训,除此之外每年组织一次托育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代训,通过技能大赛共为94名托育从业人员颁发了婴幼儿发展引导及保育师资格证书,2025年选派200余名济宁市托育树德育人培训,共为47位托育机构负责人颁发了培训合格证书,为102名托育从业人员颁发了培训合格证书,全面提升了托育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六、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对托育服务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落实托育服务机构建设标准、管理制度,确保托育机构规范化发展。二是加快托育服务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托育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水平,为托育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托育服务的需求。三是深化医育融合。充分发挥卫生健康系统在医疗卫生、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等领域的资源优势,以婴幼儿健康为中心,促进卫生健康与托育服务深度融合,为全县婴幼儿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托育服务,促进我县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强托育服务宣传。充分利用全县教育文化资源和各种传媒,组织托育机构、专家和学前教育工作者走基层、进社区,面向社会和家庭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和咨询服务,普及科学育儿知识,逐步改变群众的托育服务观念,努力营造发展托育服务、科学育儿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汶上县卫生健康局
2025年8月10日
签 发 人:徐 燕
联 系 人:徐红杰
联系电话:0537-7296756
类 别: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