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行政权力运行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索引号: 11370830004335115N/2025-02815 组配分类: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成文日期: 2025-11-05 发布机构: 县民政局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对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2号建议《关于进一步推进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11-05 15:58 浏览次数:

胡晓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县深入开展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和养老服务短板弱项,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先后获评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山东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等荣誉,擦亮了“汶暖夕阳”改革品牌。。

一、一体推进,凝聚发展合力。强化政府主导,深化部门联动,引导社会参与,鼓励市场化运作,构建全县上下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工作格局。一是健全政策体系。连续7年将其纳入县政府工作报告,连续5年将养老服务类列入县政府为民实事项目,连续3年列为县人大视察、审议项目。相继制定出台10余个指导性文件,每年均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为县域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支撑。二是优化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推行农村敬老院合并转型,所有农村敬老院均实现“医养结合”模式,康驿镇、寅寺镇、郭楼镇、苑庄镇、义桥镇探索“两院合一模式”,深度“医养结合”促进了敬老院转型升级。县级敬老院正式投入使用,“公办民营”“托管运营”模式为提升服务质效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加强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建立发改、民政、卫健、财政等部门横向联通和县、乡、村三级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公益创投大赛,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强化水、电、气、暖、税等优惠政策支持,为养老服务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了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精准施策,扩大服务供给。实施“分类分区域分情况+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改革,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发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一是县级抓统筹。进一步加强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依托县级敬老院场所和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县级养老服务工作的统筹、指导、监管职责。积极搭建全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健全上门服务、供需对接、资源统筹和服务监管等功能,目前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二是乡镇促转型。整合相邻乡镇敬老院,同步深化医养结合服务,逐步实现敬老院向区域综合性、医养结合性养老机构转变,开展长期托养、居家上门等普惠性养老服务,着力满足社会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三是社区提标准。围绕设施标准化、功能综合化、运营专业化、服务精准化的要求,实施社区养老服务“四化联创”提质增效工程。四是服务送上门。实施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行动,重点实施500余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并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三、强化保障,增强发展动力。一是资金保障有力。争取并整合养老服务资金,开展养老服务扶持项目,包括养老机构运营奖补、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奖补、家庭养老床位奖补、老年助餐服务奖补、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一次性奖补等。二是行业监管有法。联合20部门印发了《汶上县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和“四专员”机制。三是安全保障有效。有序推进养老服务领域专项整治,围绕三大重点,狠抓排查整治,全力提升养老服务质效。常态化开展养老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开展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机构本质安全水平。四是多元助老有情。开展“幸福来敲门”特困老年人关爱行动,为特困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现有养老机构并积极引进为老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逐步形成“机构+社区+居家”服务闭环模式。

信息来源:县民政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