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在青春期这个特殊发展阶段,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呈现显著的高发特征,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个人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预防性干预和成长性指导,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心理机制,同时推动其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的协同发展。为此,县卫健局立足工作职责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力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迈向新台阶
县委、县政府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县13条重点工作线之一。2023年,组建了以县政协主席为主任、县政府分管县长为副主任,县卫健局牵头18个部门参与的专项工作专班,县卫健局抽调9名工作人员常驻专班办公室,专职负责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通过构建任务分解、观摩评比、督导调度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围绕年度核心任务,采用“挂图作战”模式,严格落实“周调度、月例会、季总结”制度,扎实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落地见效。
二、夯实阵地根基,构建1+N心理健康防护网络
(一)优化升级县级心理健康中心
县心理中心高标准打造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成600平方米免费体验区并定期开放。通过设立24小时心理热线、搭建公益心理援助平台和自主心理服务平台、开展面对面咨询等多种方式,为未成年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自今年以来,累计接听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电话达554次。同时,通过现场沟通、电话咨询等途径畅通心理咨询辅导渠道,开展早期干预,针对需要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的未成年人,专门开通绿色转诊通道,优先提供诊疗服务,助力其矫正行为偏差,回归正常生活,今年已有197人次未成年人接受心理治疗。
(二)推进基层“心灵驿站”标准化建设
完成177处基层心理站点建设,其中乡镇、街道27处,医疗单位18处,中小学校100处。各站点均配备每日在岗的心理服务人员,并配齐心理沙盘、放松设备、心理减压设施、宣泄组件等专业器材,让青少年群体能便捷获取心理咨询与体验服务。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持续推动“心灵驿站”高效运转。
三、聚焦精准预防,构筑心理健康坚实防线
积极推动医教深度融合,整合县心理健康中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及各基层医疗机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力量,借助学生健康体检、家长会等契机,深入校园为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与咨询服务。今年,各医疗机构已开展153场面向青少年的校园心理健康讲座,惠及学生10000余人,显著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素养。联合县教体局指导学校运用“济宁市一体化信息平台”开展在校生心理健康筛查,本年度累计筛查学生198352人次。各学校同步开展1215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团体辅导活动,覆盖学生100816人次,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四、深化业务培训,全面提升社会心理服务队伍专业素养
建立涵盖420人的心理健康人才储备库,确保每个心灵驿站至少配备2名心理服务人员。邀请市级心理专家对400余名社会心理服务人员开展专题培训,有效提升服务能力。依托“济宁市心理健康中心培训平台”,为服务人员提供持续线上学习资源。分批次对各系统心灵驿站负责人开展“济宁市社会心理综合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使用培训,不断强化心理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汶上县卫生健康局
2025年5月26日
签 发 人:徐燕 联 系 人:朱庆峰
联系电话:7020224
抄送:县督查考核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