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庆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速生杨种植管理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支持和对我局工作的信任。
杨树(Populus L.)为杨柳科杨属植物,雌雄异株,树体高大,生长快、轮伐期短、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国土绿化、生态建设、商品林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县种植杨树历史悠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广泛种植,早期推广的杨树品种主要以雌性为主(雌性产生飞絮,雄性不飞絮),现有林中近、过熟林林分比重较大,由于杨树属于风媒花,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上中旬雌株开始飘絮,飞絮本身无毒无害,但在人员车辆较为密集的城市里,飞絮飞入市民眼睛、鼻孔,会引起不适,易导致过敏人群皮肤过敏,刺激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飞絮还会遮挡行人和车辆视线,影响交通安全。特别是大量杨絮堆积极易引起火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隐患。
杨树产业的发展,是我县实现精准扶贫、扩大农民就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如果大量减少杨树种植或者全面砍伐现有杨树林,将面临杨树木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影响。解决杨絮污染和杨树产业及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正确的宣传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理性看待杨树飞絮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困扰,不能“一砍了之,全盘否定”,要认识杨树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杨树在第二、三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因地制宜优化杨树发展。
二是发放《杨树飞絮安全防范倡议书》,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飞絮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倡议广大群众注意防范,做好日常防护。
三是推广示范“良种良法”。提倡杨树与多树种混合造林;针对杨树成、过熟林比例偏高的现状,合理改造更新;加大注射抑制剂、喷水降絮、合理修剪、设置阻隔带等成熟配套适用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杨树培育管理水平,减少飞絮带来的影响;鼓励各地发展无絮杨、单倍体杨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感谢您对我县速生杨种植管理的关心,希望继续关注我县林业发展,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