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救助精准高效,民生兜底坚实有力。春节期间统筹财政、福彩公益金和慈善资金,走访救助1.2万户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一件事”顺利推进,开展低保大学生全程救助,不断强化临时救助力度,按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组织开展低保、特困人员复核行动,调查复核低保和特困人员1.1万人,退出低保858人、特困人员60人,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逐步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养老服务提质扩容,“汶暖夕阳”品牌彰显。老龄政策全面落实,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足额发放,惠及老年群体12.6万人。助老爱老环境持续优化,南站街道东和园社区成功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养老服务基础持续夯实,康养服务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县级敬老院投入使用,配合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
(三)儿童福利保障完善,护佑成长温暖人心。大力实施关爱保护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将662名孤困儿童纳入全省“护佑健康”重疾险范围,开展2025年社会散居孤儿免费体检活动。推动全国“护童成长”项目走实走深,获评全省“护佑成长”项目试点县,组织举办全县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示范培训班,积极提升基层儿童工作者业务能力。
(四)社会事务优化服务,移风易俗成效显著。高标准在县为民服务中心打造婚姻登记场所并完成搬迁工作,举办“汶暖婚姻 幸福启航”集体颁证仪式,倡树简约文明新风。持续深化殡葬领域治理,落实殡葬惠民政策。有效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工作,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弘扬婚嫁丧葬新风尚,培育良好社会风气。区划地名工作积极平稳推进,有效服务百姓出行、乡村振兴。
(五)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慈善事业活力迸发。完成全县社会组织年报工作,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实现“全覆盖”。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开展“朝阳助学”项目,积极引导慈善组织参与全县助老、助困、助幼、助残方面活动,公益慈善领域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运作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