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代表:
首先感谢您提出的关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我局交警部门目前就关于城区主要交通道路,学校周边及特殊天气等情况下造成的交通拥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治理。
一、加大对机动车、“三小车辆”交通违法整治,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实施交通违法专项治理行动,解决交通乱象问题。
1.加大路面管控力度。采取“常态管控与集中行动”相结合的形式,设置固定执勤点,充实执勤力量,形成高压严管态势;加大“三小车辆”、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随意变道、违法占道行驶、驾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等劝导、查处力度。
2.加大对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与快递、外卖、共享单车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要求企业落实对职工的交通安全和规范停车教育责任。在商圈、写字楼、居民小区等快递外卖业务集中区域,合理规划临时停车点,并设置明显标识。
3.加大“三小车辆”治理力度。强化路面执勤执法,依法查缉非法拼、改装非标车,规范通行秩序;联合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行业要求,加大对“三小车辆”生产销售企业、网点的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对非法经销网点和“三无”产品,坚决查处取缔;对非法营运车辆,强化部门协作,加强联合执法力度,维护好道路交通运输秩序。
二、针对城区交通秩序易堵点,推行警力下沉一线,强化指挥疏导,实施城区勤务优化保畅行动,解决见警率、管事率问题。
1.优化岗点勤务。按照“重心下移、保障下倾、人员下沉”的工作思路,最大限度统筹警力深入路面一线,向学校、医院、商圈、景区倾斜,覆盖城区易拥堵路口及路段,切实做到“见人、见车、见成效”。
2.强化巡逻管控。按照“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的原则,对主城区五台山路、政和路、市政路、宝相寺路、泉河路等五横五纵10条主干道路开展专项治理,打造立体化巡逻管控网,形成拥堵路段有人管、平峰时段有人巡的执勤常态机制,通过现场指挥疏导、流动巡逻喊话等方式,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3.加大违停处罚与清理力度。对非机动车占用盲道、消防通道、机动车道等区域乱停乱放行为,采取拖移、暂扣或罚款等措施。推广“首次警告+二次处罚”的柔性执法,对于多次被处罚仍然不改正的,探讨纳入诚信档案以提升威慑力。
4.快速反应处警。发挥交警铁骑机动性强、反应灵敏的特点,开展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工作,及时疏导、分流事故拥堵路段。在节假日、早晚高峰重点时段及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期间,加强对交通易堵点段、事故易发多发路段视频巡检频次,发现警情第一时间指令就近警力快速赶赴现场处置。
5.增加财政投入,设置违停抓拍设施。积极向县政府汇报,争取财政资金180余万元,增设40处违停抓拍设备,目前已进入招标程序,年底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三、强化措施,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目前已在城区各中小学设立道路中央隔离及隔离桩,进一步减少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并在上放学时段延长校园门口绿灯,提高交通通行效率。划定“护学通道”,用隔离栏、警示标线分隔学生步行区域与机动车道。协调学校推行“分年级错峰放学”,减少车辆集中滞留。强化警力部署与动态管控,“护学岗”常态化。交警联合学校、保安、家长志愿者组成护学队,在高峰时段引导车辆、护送学生过马路。安排骑警动态巡逻,快速处置事故、拥堵等突发情况。建立健全校园周边交通管理长效机制,联合教育、综合执法部门,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加大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力度,及时对学校门口占用步行道、非机动车道影响道路通行且拒绝驶离的违法停车行为采取措施,避免车辆长时间在学校门口附近停留。严查校园周边超速、超员、乱鸣笛等交通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好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确保学生出入学校安全顺畅。
四、加强恶劣天气信息发布,建立恶劣天气联动机制。根据恶劣天气道路情况,及时通过手机短信、自媒体、广播喇叭等途径,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发布道路交通实时情况;利用电子监控设备,智能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变化情况,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适时调整交通疏导方案,增加警力部署,在重要路口和路段进行交通疏导,指挥车辆有序通行,确保道路畅通。
感谢您对我县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