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实施“产业立县、制造强县”发展战略,有力的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一、企业培育有成效。我县聚焦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培育示范工程,建立山东首批省直专家服务点,完善三大主导产业链图谱,每年筛选100家高成长性企业,开展“百人助百企”活动。
二、产业升级有进展。把“智改数转”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有力抓手,实施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建立“百项技改、百企转型”库。2023年,我县入选“工赋山东”唯一县域试点,休闲服饰制造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三、政策服务有创新。开发政策服务“云管家”平台,深化“一业一证”改革,实行“静默认证”“智能审批”,推出104项“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企业开办最快2小时办结、准入即营。创新困难企业“休眠”制度,53项高频证照“联合注销”,获评国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改革试点县。在项目建设上,开展“局长走流程”,精简材料58项,实现项目开工建设、高效验收、项目评审“一件事”“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走出“标准地”改革新路子。
四、金融支持有力度。搭建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直通车”,结对建立“金融管家”,创新实行“无感授信”,获评省级“金融管家”试点。邮储金融管家服务云平台“爱山东”APP济宁汶上端成功上线,成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爱山东” APP县域端上线的金融服务端,为全省推广金融管家服务平台提供了“汶上样板”。聚焦产业发展需求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成功落地全省唯一县级专属金融产品“休闲服饰贷”。
五、实施积极的人才政策。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用好企业用工服务专员,建立企业与高职院校供需对接机制,充分挖掘我县技工学校、职业教育学校等潜力,开展订单培养、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用工贵等问题。
感谢您对发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以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