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行政权力运行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索引号: 11370830593645831Q/2025-02203 组配分类: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成文日期: 2025-10-13 发布机构: 县文化和旅游局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对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2号建议《关于加快推进大运河南旺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10-13 17:24 浏览次数:

王庆顺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大运河南旺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大运河宝贵遗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大运河南旺枢纽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活化利用展现新作为,南旺枢纽文化高地效应更加突出,“儒韵福城 京杭水脊”文旅品牌更加响亮。

一是坚持高点定位和规划引领。认真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县挂图作战指挥部工作体系,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谋划保护修缮、展示利用、文化挖掘等各项工作。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市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编制出台《大运河遗产南旺枢纽保护规划》《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等8个规划方案,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二是做好“运河+”文章。将大运河南旺枢纽纳入全域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启动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A级景区创建工作。高标准建设南旺枢纽新博物馆,该项目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实施公园配套设施提升工程,完成景观绿化、路面提升、导览标识等提升改造。推进运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以南旺镇坝上村为试点,先后建成运河驿站、乡村大戏台、运河渡口等公共休闲娱乐设施。配合推进35.6公里的大运河步道建设,举办“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活动,文旅融合发展更加深入。

三是成功承办省级现场会。2023年5月,承办大运河山东段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现场会。2024年6月,成功承办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城市活动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庆祝活动,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作、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顾玉才、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厅长王磊等领导出席。主论坛和平行论坛集中举办,众专家学者共话大运河保护,受到业界普遍关注,20余家中央、省级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有力提升了汶上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组建大运河文化挖掘传承工作专班。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组织编撰《中都历史文化丛书》,出版发表专著6册、论文34篇,创造推出《白英治水》《尚书求贤》《婆媳情》《我和大运河》等一大批文艺精品。南旺西村被纳入全省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南旺枢纽博物馆入选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积极与国家、省级媒体对接,CCTV13、CCTV4、山东卫视等频道分别在《借水行舟 运河跨越地势高点》、《大运河-融通天下》、《行进中国大运河篇》等重点栏目报道大运河南旺枢纽的水工成就。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大众日报等权威媒体深度报道南旺枢纽的科技价值。举办“运河水脊”文化大集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大运河南旺枢纽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统筹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各项重点工作,奋力开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新局面,高水平打造“鲁风运河”汶上样本。

感谢您们对我县文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10日


信息来源:县文化和旅游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