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平台纽带作用,积极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深度融合,改革创新、事争一流,持续提升交易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全力营造一流招投标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公共资源交易总体情况
截至2024年6月21日,累计办理各类交易事项176项,交易额14.2502亿元,节支增收1481.89万元,节支增收率1.03%。其中建设工程项目31项,交易额7.6784亿元,节约资金777.62万元,节支率1%;政府采购项目104项,交易额1.2778亿元,节约资金628.58万元,节支率4.69%;土地使用权出让项目19项,交易额4.9048亿元;产权交易项目16项,交易额27.35万元,溢价额2.85万元,溢价率11.63%;综合交易项目6项,交易额3865.09元,节约资金72.84万元,节支率1.85%。
二、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党性之光、创新引领”党建品牌,研究制定党建品牌创新工作方案,将党建品牌创新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为公共资源交易事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年初制定党建“四张清单”,坚持提前谋划,整体推进,全面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推动年度任务目标落实落地,以“三争四敢”的责任担当让党建工作融入大局,推动党建工作始终与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同频共振。筑牢政治基石,把稳思想之舵,通过“第一议题”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以及全体人员集中学习等载体,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面建强战斗堡垒,不断激发中心党组织活力,积极申报创建模范机关,坚持开展好“三会一课”,创新形式、提升效果、注重实效、培塑亮点,过好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开展“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评选党员先锋、业务标兵、红旗科室,激发全体党员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联建村和联建社区开展主题党日、党课讲座、志愿服务等活动,破除壁垒藩篱,整合工作资源,激发党建活力,不断探索党建共建新思路。
三、践行多维服务,打造高效便捷交易环境
聚焦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服务便捷化、交易流程标准化、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建设,实现公共资源项目从招标计划、项目登记、公告发布、招标文件获取、递交、开标、评标、质疑(异议)、投诉、合同签订等环节全程网办,实现公共资源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全覆盖,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全流程电子化率100%。实行“自助式”开标评标场地预约,提高招标便捷度和场地利用率,“标立通”微信小程序实现了实体介质版CA证书向手机端虚拟数字证书跨越,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办”升级为“掌上办”“智慧化”。充分利用电子档案系统自动抓取交易信息和附件资料,实现项目交易档案自动校验、电子存档,进一步提高了项目交易档案归档效率,确保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全面优化提升异地远程功能,通过环境监控、人脸监控、电脑录屏和音频对讲“四合一”的技术手段,自动记录专家评标全过程,确保评标全程公正透明。借助山东省远程异地评标“云调度”系统、全市异地远程评标系统应用,加强与11省61地市常态化开展跨省市异地评标合作,积极拓展远程异地评标合作伙伴,今年以来相继与安徽濉溪、德州平原、德州乐陵、泰安宁阳等省市开展异地远程评标合作,在实现建设工程、政府采购项目县级主场跨省市异地评标基础上,推进综合交易项目跨省异地评标“零”突破,进一步拓展了异地评标范围,积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持续加强招标公告发布、定标候选人公示及投诉渠道告知、中标结果公告、中标通知书提醒、未中标暖心信息及邀请函、招投标政策等相关信息推送,利用“定向短信”服务平台,共向潜在投标方推送招标信息1950条,扩大知晓率、参与度。
四、优化品牌提升,推动改革创新提质增效
聚焦“创品牌、促提升”工作主线,立足“强品牌、精业务、促服务”工作理念,优化完善“汶暖易办”、“即刻访谈”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品牌,紧扣社会广泛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主动、及时、准确推送服务信息53条,坚持常态化回访招标采购单位、代理机构、投标企业,营造公平公正交易环境。持续推进公共资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通产权交易项目自助交易通道,围绕企业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点难点,以模式创新、数字赋能为抓手,实现产权交易项目业主自行组织交易,拓展企业产权交易渠道,为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处置废旧设备产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持续完善乡镇交易站建设,积极推动乡镇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制度改革,制定《小额工程、货物采购项目网上竞价实施方案》,研发小额工程、货物采购项目网上竞价软件,为小额工程、货物采购交易服务筑牢坚实保障,实现数据“多跑腿”,交易主体“零等待”。系统设置一次竞价、二次竞价、多次竞价三种竞价模式,项目业主可在系统直接进行需求填写、在线发布公告,规则简单、操作便捷、全程留痕,有效解决小额工程、物资采购过程存在的过程不透明、交易不规范等问题,以农村产权交易“小平台”撬动公共资源交易“大市场”,全面推动农村产权交易规范性交易、创新性发展。扎实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小课堂”公益宣传,通过一图读懂、短视频等方式,“精准把脉”释疑解惑,帮助各方交易主体快速掌握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相关知识。执行“7*24小时”服务制度,通过实时提醒、实时解答相关业务咨询问题等方式 , 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程保障、周到服务,确保评标过程高效规范、健康有序。
五、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重点工作保障
聚焦“重点项目”“应急项目”“民生项目”,坚持从优从快、高质高效原则,为交易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配备服务专员,提供政策咨询和场内交易全过程精准服务。同时,建立“标前”主动对接、“标中”精准服务、“标后”跟进等服务机制,保障重点项目在相关交易环节零延时、零耽搁,积极助推重点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强化招标人主体责任,尊重和保障招标人法定权利,不干涉招标人选择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委派代表参加评标等自主权。配合并执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各类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并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公布,供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免费下载使用。全力配合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开展项目自查,安排专人配合行政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源头防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破除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领域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规则障碍和隐性壁垒,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积极配合做好移送问题线索处置工作,召开问题线索处置专题会议,邀请相关招投标牵头部门、行政监管部门、执法处罚部门及国有企业会商推动,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明确职责任务,确保监管无漏洞。开展“交易中心业务大讲堂”活动,定期邀请行业专业人士授课、听专家讲座、业务精英工作分享等方式,引导督促干部队伍主动学习业务法律、争当行家里手,不断提升服务重点工作的能力。
六、完善监管模式,全力保障交易公平公正
组织开展“政府开放周”活动,邀请市县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办公室代表、企业代表等14人走进中心,深入了解中心工作职责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助推透明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聘请市、县“两代表一委员”共10名同志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监督员,收集交易主体意见建议,推动解决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宣传营商环境惠企政策和公共资源交易亮点工作、经验做法,便捷服务各交易主体,展示汶上良好形象。制作评标纪律专家警示视频,评标前循环播放,警示警醒评标专家规范评标、认真履职。梳理“围标串标”疑似线索、行为,制作警示明白纸,张贴于评标室,提醒专家加强对投标文件及清单全面审查,及时发现“围标串标”行为。强化评标专家动态管理,提升“云视通”数字见证,全程录音录像,实时数字监控,详细记录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等各方主体的行为,实行“一项目一考核”,加强评标报告审查,重点关注评分畸高、畸低现象,发现异常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强化智慧监管手段,对重点项目、业务流程、开标环节、评标过程实时监控,督促完善提升围标串标预警系统功能,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监测预警自动化能力。持续推进“代理机构约谈制度”,对在汶从业代理机构代理不当行为进行约谈,以促进代理机构规范从业,提高服务质量。
七、下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扎实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学习、全体人员集中学习,提升谋划和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加强党建品牌建设,促进党建业务融合,实现两相促进、共同发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模范机关创建水平,打造一流交易服务平台。
(二)进一步精简流程、优化环节,提高服务水平,推进“电子化”向“智能化”转变,完善“自助式”开标评标场地预约,丰富完善交易系统、“掌上办”小程序功能,缩短业务办理时间,保持核心业务数据高速办结,加强与各交易主体和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提升交易便利度、满意度,确保招投标营商环境考核位居全市前列、力争全市第一。
(三)擦亮“汶暖易办”、“即刻访谈”标准化服务品牌,不断完善优化国有资产处置网上自主交易通道,为各社会交易主体服务,扩展跨省远程异地合作范围,探索项目“1+N+随机工位”模式,进行跨地区远程异地评标,持续推进综合交易类项目异地评审,不断扩展异地评标合作范围。
(四)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强化服务保障措施,为重点项目提供全流程服务,全力配合做好交易服务保障,提前谋划对接,协助解决难题,确保优质、高效、顺利完成目标任务。完善提升应急服务通道,确保项目快速办理。
(五)加快推进小额工程、物资采购电子化平台推广应用,提升镇街公共资源交易站服务水平,加强政策推送、业务指导,延申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范围,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六)压实招标主体责任,督促进场交易。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完善专项约谈制度,推行远程协助评标及廉洁评审警示制度,强化部门间全过程协作联动,配合做好全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违规问题专项排查整治,助推营造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法治环境。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汶上分中心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