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7083000433522XP/2024-01353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成文日期: 2024-04-03 发布机构: 县市场监管局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汶市监字〔2024〕9号-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县市场监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5-23 17:21 信息来源:县市场监管局 浏览次数:
分享

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

全县市场监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

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局机关各相关科室、各市场监督管理所:

《全县市场监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4月3日        


全县市场监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

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基础,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按照《汶上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和《济宁市市场监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治本攻坚,县市场监管局各相关科室、所守好安全底线的意识更加强烈,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完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重点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明显改善,质量监管机制模式更加优化,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科技支撑更加有力,监管能力更加全面,全县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持续平稳,重要工业产品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全县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相关单位管理能力和人员素质

1.深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主要负责人要严格履行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每月听取特种设备安全情况汇报,定期组织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事故应急演练,建立并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积极运用监督抽考、教育培训等手段,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的履职能力。2024年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按要求配备安全总监、安全员;2025年底前,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企业保持99%以上,双重预防机制运行完善率达95%以上;2025年至2026年有效落实主体责任,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根据监督检查、检验以及企业报告等方式掌握的情况,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将企业自查自改和部门督导整改有机结合,推动建立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组织指导重点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开展质量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按照排查重点和台账清单,有效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督促企业开展自查、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并及时整改。

2.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作业人员素质。加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推动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重点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全覆盖。加大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的培训考核力度,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和安全员考试相关要求,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加强内部培训和考核,充分发挥特种设备技术机构、行业协会等作用,大力开展相关人员能力培训。加大作业人员考试机构监管力度,探索作业人员考试“1+N”新模式,严厉打击考培不分等违规违法行为。

3.开展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使用安全综合治理行动。针对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使用特点,强化园区安全管理责任,对不同规模的使用单位分类施策,推动小微企业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鼓励对叉车实施人脸识别关联设备启动技术改造,开展“叉车安全日”系列活动,指导使用单位完善安全操作规程。

(二)加强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

4.开展锅炉安全提升行动。2025年底前,推动违法生产使用小型锅炉案件查处,持续打击“大容小标”、“高压低标”、未按要求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等违法违规行为。2024年底前,对在用电站锅炉使用单位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登记检验情况开展排查整治。开展电站锅炉安装质量专项整治,严格安装和监督检验质量,严防锅炉材料错用、混用等,进一步提升电站锅炉产品本质安全水平,2026年底前完成新建锅炉现场监督检查全覆盖。

5.深入开展电梯安全筑底行动。2024年底前建立和完善电梯保险机制,优化提升电梯无纸化维保功能,推动维保信息社会公开,深化“线上监测+线下核查”的维保监管新模式,提高维护保养质量水平。2025年底前,整治一批未登记、不合规的“传菜梯”等非法使用行为,积极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进一步压实生产、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排查整治非法电梯使用。严格执行上级关于电梯质量安全管理相关规定要求,做好《山东省电梯安全条例》《济宁市电梯安全条例》宣贯,细化落实《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和《电梯自行检测规则》的具体措施,为全市电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6.开展工业气瓶排查整治。2024年,积极配合做好对工业气瓶充装单位和检验机构的证后监督检查。督促检验机构对在用的工业氧气瓶定期检验时将瓶阀更换为保压阀,工业氧气瓶充装单位的充装设备要满足保压阀充装要求。2026年底前,实现在用的工业氧气瓶采用保压阀。2024年底前建立和完善气瓶等保险机制。2025年底前,建成完善全瓶种全介质全链条气瓶追溯平台,覆盖移动式压力容器,实现瓶码一体、扫码充装、AI阳光充装,推进机械化充装。

7.推进化工企业特种设备排查整治。聚焦化工企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风险特点,推动化工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隐患排查清单并落实整改。在企业自查自纠和整改的基础上,组织并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形式,对隐患排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强化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安全监管,大力推进老旧化工装置特种设备更新改造,从根本上提升安全水平。

8.开展高风险大型游乐设施排查整治。开展A级过山车类大型游乐设施(单车滑行车系列和多车滑行车系列)隐患排查整治,强化运营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2024年底前完成整治工作。开展“悬崖秋千”设备隐患整治,结合实施《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技术规程》,从生产、使用、检验各个环节,严格依法加强监管,提高悬崖秋千设备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游乐安全。

9.抓好长输管道公用管道法定检验。持续开展管道法定检验情况普查摸底,依法落实长输(油气)管道、燃气管道、热力管道法定检验要求,确保在用管道处于“应检尽检”状态。加强燃气管道、热力管道检验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检验人员无证上岗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强化特种设备技术支撑

10.加强特种设备检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办法》,加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合规管理和系统治理,规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管理。探索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信用评价机制。支持鼓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持续提升人员素质。

(四)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行动

11.突出监管重点。将燃气用具、电动自行车、烟花爆竹、消防产品、危险化学品、防爆电气、电线电缆、车载常压罐体、安全帽、建筑用钢筋、水泥等纳入年度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聚焦生产销售单位集聚区、质量安全问题易发多发区、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市场销售门店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质量安全排查治理行动。

12.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流通领域监督抽查力度,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实施质量安全责任生产流通双向追查。开展生产销售单位现场检查,重点查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生产销售“三无”产品或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产品的行为。切实用好“三书一函”(挂牌督办通知书、约谈通知书、整改通知书和提醒敦促函制度),对监督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和现场检查发现的重大隐患问题,及时向生产销售单位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生产销售单位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的生产销售单位组织进行约谈。有关监管情况,及时录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系统。

(五)强化市场监管系统安全生产领域监管执法

13.严格审批制度。严格落实“先证后照”制度,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涉安全生产领域前置审批事项的登记注册管理,经营主体申请的经营范围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必须提交相关许可证件,填写相关许可文件名称、编号以及许可批准机关,审批人员审核无误后方可办理登记注册。

14.聚焦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持续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将燃气安全整治重点领域中制售伪劣“瓶、灶、管、阀、气”等质量违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置。

15.强化信用约束。完善重点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数据库,建立生产销售单位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将推送至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的行政处罚、产品质量抽查不合格信息、安全生产严重失信名单信息进行公示,对于符合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情形的经营主体,按照“谁处罚、谁列入”的原则,依法依规列入名单管理,开展联合惩戒。积极曝光安全生产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典型案例,强力震慑违法失信行为。

(六)强化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

16.督促认证机构落实认证主体责任。加强风险信息研判,督促认证机构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认证制度,切实履行认证审核和证后监督职责。

17.强化重点产品CCC认证检查。组织开展CCC认证活动监督检查,以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用燃气灶具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产品为重点,不断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严查认证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流通领域CCC认证情况检查,以专业市场、销售门店等为重点,严查违法销售未获得CCC认证的目录内产品等行为。落实国家CCC认证制度改革举措,加强对新纳入目录产品的CCC认证活动监管。

(七)持续完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18.推动提升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水平。鼓励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老旧、高参数等高风险特种设备安全标准,提高市场监管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支持企业参与制修订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工业产品标准。组织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特种设备强制性国家标准、安全生产相关行业标准的有效实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立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机制,及时研究治本攻坚行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负责同志定期听取治本攻坚情况汇报。各相关单位结合各自实际,明确年度任务清单,细化治本攻坚责任分工和工作目标。

(二)加强安全投入。要强化治本攻坚相关工作投入,加大支持力度,切实做好各项任务措施的支撑保障。加快智慧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监管执法信息共享共用,推动形成智慧监管合力。

(三)健全激励机制。要用好正向激励手段,强化正面典型引导和示范引路,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工作水平提升。强化监管执法责任落实,通过治本攻坚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促进全县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四)强化宣传引导。要强化正面宣传,积极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成果,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要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持续震慑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舆情监测和协调处置,及时妥善处置突发敏感舆情。


信息来源:县市场监管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