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寅寺镇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1234+3”工作体系,以建设“工业强镇·西部新城·魅力寅寺”为目标,聚焦招大引强、项目建设、城镇提升、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聚焦工业强镇,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紧盯重点项目,聚焦土地、资金、手续办理、投产运营等关键环节、重要事项,拉出问题清单,一企一策提高服务质效,加快推进德俊新材料、义中信二期、爱德克美新材料、山东德比高固丁苯胶乳扩产等4个在建项目,确保明年上半年投产达效;山东德比年产8万吨锂电池粘结剂项目申报省重点项目,争取明年上半年启动建设;力争中科新材料二期、汉峰新材料二期明年下半年启动建设。二是抓细抓实助企攀登。助力企业“升规纳统”,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标准,助推企业攀登,钰泰化工、恒众无纺、润物生物3家企业实现升规纳统,德俊、爱德克美等9家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科、汉峰、义中信等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三是全力突破招大引强。抓招商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招商,依托县化工园区信息、产业等资源优势,进一步充实招引项目库,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加强同县驻外招商联络处、市化工招商专班、市产业研究院和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的联系对接,力争年内招引过亿元项目两个、过五亿元项目一个。
二、坚持产业带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依托小汶河资源禀赋,加大招引培育力度;高标准完成2500亩小麦单产提升、5000亩玉米单产提升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依托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恒盛面粉厂,全面提升精深加工能力,丰富产品种类,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打造以攒庄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庄的24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区,每年可实现村集体增收10万元、居民户均增收1800元;解决县化工园区人才居住问题,以东石楼村人才公寓为样板,在侯之门村新建高标准人才公寓一处,进一步提升服务园区能力和水平。二是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机制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保洁队伍建设,集中整治“四大堆”,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投资260万元在西小楼及石西村打造两处集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幸福食堂、农产品展示、“供销记忆展馆”等便民为民设施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不断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
三、立足城乡融合,全面提升小城镇吸引力
一是坚持内外融合,提升驻地容貌。坚持规划引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投资320余万元,继续实施镇驻地提升改造工程,以兖梁路、寅寺路为重点,实施人行道更新、行道树更换、雨水管道维修和弱电管网入地等工程;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提升综合执法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及工作水平,加大门前五包督导力度,开展信用评价,及时制止乱停乱放、店外经营等现象,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镇容镇貌。二是强化民生服务,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特别是镇中学及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设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加快推进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配齐配足医疗设备,探索居家养老新路径,满足“失能人员”健康新需求;提升敬老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依托镇敬老院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投资190万元,实施衔接扶贫资金项目5个,不断完善农村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寅阳新城智慧社区建设,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区治理与服务新业态。
四、坚守发展底线,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
一是筑牢安全环保防线。突出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环节,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着力对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隐患。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开展常态化巡查整治,确保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二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打造一站式矛调品牌工作室,及时发现、及时调处,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三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规范合法性审查流程,加强行政行为源头规范;深入推进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确保2024年全镇持证人数达到40人;以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引领,建强普法阵地,持续推进村村有法律顾问、村村有法律明白人工作模式,营造人人尊法、学法、用法、信法的良好局面;以圣元环保为载体高标准打造企业法治文化阵地,将法治政府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