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继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建设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我局近几年连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并日益深入。通过在中小学校及职业中专开设非遗体验课程,将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相融合,普及非遗知识,激发学生对非遗保护的责任感,促进非遗保护薪火相传。汶上县山东梆子保护传承中心联合汶上县第三实验小学开办的山东梆子戏曲培训中心,加强了山东梆子戏曲通识普及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素养、深厚的民族感情,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戏曲艺术传承发展。 其重心不断地从最初的仅注重传播、鉴赏层面而逐渐趋向包括技艺传承、技能传承在内的实践层面,从而让“非遗进校园”迈向一个理论与实际深入融合的新阶段。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每年,县文旅局和教体局都精心组织、高质量地开展近百场次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不仅让非遗保护工作越来越接地气,更为关键的是,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青少年中间的认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以剪纸、刺绣、面塑、泥塑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成为很多中小学亮丽的风景,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其中,仅省级非遗项目山东梆子就参与活动34次,为学生们带去《重要一课》等经典剧目。
三、积极开展红色革命教育活动情况
一是依托革命红色资源,打造革命教育基地。目前,依托我县现有的红色资源,每年开展红色教育和研学活动。每年清明节,烈士陵园都会接纳来自基层党员干部、中小学生来此凭吊缅怀革命先烈,给革命先烈敬献鲜花,会有革命先辈给他们讲述红色故事,让革命历史深深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同时每年七月份,依托山东省红色文化主题月,开展一系列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
二是利用革命红色资源,开展主题性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革命资源优势和现有博物馆资源,广泛收集烈士的英勇事迹,组织整理提炼,合理设置革命烈士纪念馆布展内容,通过图、文、声、像等手段,生动再现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结合“两学一做”和以打造干部政德教育基地为契机,围绕红色主题,开展好重走一次革命路、重温入党誓词、参加烈士墓祭扫、听一堂老兵报告会、看一场红色电影、唱一首红色歌曲等活动,通过专题学习,增进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他们秉承革命精神,继承光荣传统,传承红色文化。同时利用暑期和国际博物馆日等节日,对具备开放条件的博物馆,开展陈列、提供参观,发挥教育作用;不具备开放条件的,也要与有关建筑、院落的产权人、使用者加强联系,协调、督促履行好有关保护、宣传义务。
下一步,我局将通过第四次文物普查,继续深入挖掘我县红色资源,丰富我县红色文化资源数量,加强红色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发和利用,拓展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更好地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积极拓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更好与教育行政部门一起开展非遗进校园传习活动,将非遗进校园活动与德育和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好非遗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创建,真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扬、创新等理念深入植根于校园和青少年,把非遗保护传承纳入当前我们主流的教育体系和架构之内,赋予非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不仅有利于非遗的发展壮大,更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对我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
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