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70830004335238P/2024-0282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成文日期: 2024-11-11 发布机构: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汶上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11-11 17:11 信息来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分享


汶上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2024111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

抓监测保运行,主要指标位居前列。1-9月份,全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家,居全市第3位,总量达到207家。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增幅居全市第2位。1-8月份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35.8亿元,同比增长3.8%,增幅居全市第3位;实现工业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04.2%,增幅居全市第1位。1-9月份,完成工业税收12.1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居全市第1位。

抓技改强投资,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实施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安全技术改造,共梳理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125项,其中新开工项目72项,续建项目53项。协力能源气体岛集中供气技改扩能项目等16个项目纳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导向目录,入选数量居全市第7位。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和市场机遇,全力做好规上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改造需求摸底调查工作,摸排完成率108.3%,完成率居全市第3位。1-9月份,全县在库工业技改项目66项,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6.7亿元,同比增长19%,高于全市平均9.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2

争取创亮点,优质企业不断壮大。富全铁矿入选国家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鲁能煤电获全省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奖励,2家企业获批2024年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总数达76家。新风光电子成功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截至目前,对上争取政策项目类数量居全县第2位。

赋能添动,数实融合再上台阶。1-8月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21.68%,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02%。开展两化融合数字化评估企业157家、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84个。工赋汶上公司成立运营,互联网服务平台上线内测。富全铁矿等6家企业入选2024年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洲蓝环保等2家企业入选2024年度DCMM贯标试点企业名单。

抓帮扶优服务,助企攀登成效显著。优化助企帮扶机制,推动助企攀登工作纵深开展。梳理解决企业诉求160条。先后承办济宁市工业母机企业设备更新暨产业链供应链共链协同对接会、服装企业数字化改造参观交流会、企业海外市场开拓经验交流会举办系列招聘活动51场次,签订用工合同7200余份。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60场,累计发放、授信11.1亿元,截至9月底,制造业贷款余额24.58亿元,较年初增加4.85亿元,增幅24.58%、居全市第2位。完成27个批次建设用地审批,解决用地指标1388亩。

(二)亮点工作

富全铁矿井下电机车装运卸全流程智能管控入选工信部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新风光电子成功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入选数量并列全市第一(全市共4家)。

新风光电子实施控双源制中坚优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经验入选2024年全国质量标杆典型经验。

④“纺织服装(休闲服饰)产业大脑入选山东省2024年度产业大脑入库培育名单,并列全市第1位。

智能制造产业园入选2024年度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名单,并列全市第1位。

济矿鲁能煤电获2024年全省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奖励,全市仅2家。

金成技术、迪格重工2家企业获批2024年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居全市第4位。

力加力钢构等32家企业获评2024年度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市第4名。

中银电化等6家企业获得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奖补资金244万元,项目争取数量居全市第3位,资金争取额度居全市第5位。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支撑减弱。1-9月份27个工业行业中12个行业产值下降、涉及企业77家,其中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拉影响较大。二是后劲不足。1-9月份,全县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下降10%16.5%,在统工业项目、制造业项目同比减少22个、24个。三是优质企业培育储备数量少、质量不高。近2年我县优质企业申报数量相对较多,家底处于挖空状态,发展势头较好的后备企业较少,后期申报难度较大。

二、2025年工作思路及任务目标

2025年总工作思路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大力度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全力攻坚落实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数实融合工程、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四大工程,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中争排头、当标兵

(一)稳固工业经济大盘,提升工业经济总量。

聚焦工业总产值、技改投资、工业用电量、贷款余额等重点指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形势、找清差距,全力以赴盯指标、盯关键企业、盯重点项目,锻长板补短板,推动核心指标争先进位。用好小升规企业库。每月调度入库企业经济效益情况,主动挖潜、深入摸排,及时动态调整。重点关注新投产工业企业项目,持续加强拟纳统企业培育扶持,力促企业尽快达到升规条件。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3%

(二)加力提速工业投资,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机遇,继续做好超长期特别GZ(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项目储备工作,积极对接发改部门,协助企业提前准备项目手续,完善申报材料,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支持范围。积极推荐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获得省市技改奖补资金。梳理编制2025年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导向目录,帮扶企业开展项目谋划、生成和纳统工作。力争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增幅增长15%以上。

(三)优化助企纾困机制,推动企业攀登进阶。

持续深化助企攀登活动,用好常态化沟通和诉求闭环解决两项机制,对较为共性的土地、资金、人才问题重点攻坚销号,确保企业问题诉求真解决、不反弹。围绕10条核心产业链谋划完善强链补链延链新项目,形成精准项目库。建立重点项目要素保障问题台账,专班专人靠上推进,最大限度发挥引导、服务和扶持作用,破解项目建设瓶颈。加大优质工业企业培育,动态调整梯度企业培育库,重点抓好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培育申报工作。力争年内新增营收过10亿元企业1家、过亿元企业7家。成功认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20家以上。

(四)加快工业智改数转,增强数字赋能引擎。

推进工赋汶上试点,用好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借助济宁市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机遇,更大力度推进智改数转,带动中小企业、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经济占比。全力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力争培育5家以上企业入库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做好企业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自评估自诊断工作,确保参评企业数量不少于规上企业80%。围绕产业园区、重点企业需求,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实现5G网络重点区域连片优质覆盖,提升5G应用水平和使用感知,确保完成5G基站建设任务。力争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前6名,全面完成5G基站建设任务,建成开通率达到100%

(五)扩大产业集群效应,做大做强集群规模

高端装备产业抓住国家两新一重战略机遇,积极融入济宁市高端装备产业链条,突出整机整车带动、协同发展,构建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生产系统集成整机装配服务支持完整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全力推进休闲服饰制造名城建设,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在拓展国外市场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市场渠道,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绿色化工产业坚持“1248”发展思路,打造绿色化工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形成集群化发展格局,构建生态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力争全年高端装备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绿色化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达到80亿元40亿元50亿元。

(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和组织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品牌意识,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标杆建设。培育高素质优秀企业家,积极开展企业家评先树优活动。积极开展行业对标学习活动,年度组织外出参加培训的企业不少于30家。发挥协会沟通与桥梁的作用,通过开展调研、座谈、沙龙等活动强化企业家协会作用。大力招引培育领军人才队伍,力争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实现新突破。力争全年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0以上、认定省级研发平台1个以上、新增全省质量标杆典型经验1项以上,认定山东制造·齐鲁精品”1家企业以上。

三、2025年拟实施的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

争创省级工业强县。借助我县入选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及省级领导包保的良好机遇,联合县统计局、发改局、科技局等部门,做好2024年度省级工业强县申报基础工作。同时学习已获得工业强县称号的兖州区、任城区的成功经验,确保省级工业强县申报成功。

 


信息来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