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就业创业工作积极推动。加大企业用工招聘频次,举办汶上县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人才夜市等系列招聘活动47场次,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3300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40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56人。城乡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7782人,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547人,乡村公益性岗位723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84.56%,完成月度计划的119.06%。加大与县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将就业补助资金列入优先支付序列。今年以来,发放各项就业补助资金1220.34万元,发放城乡公益性岗位补贴2962.98万元。
(二)社会保障工作平稳运行。扎实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提量行动,以个体工商户、新就业特殊群体为扩面重点,通过大数据对比,积极动员未参保人员参保,引导缴纳保费,帮助解决参保中的问题,做到应保尽保。压实责任,调动全县人社干部职工积极性,成立工作小组,明确责任人,对所包镇街每月调度扩面情况,实行考核制度,全面推动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新增参保登记企业71家,企业职工新增参保2718人,新增灵活就业人员参保867人。
(三)人事人才工作深入推进。坚持以产聚才,组织企业赴省内外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10余场次,引进博士7人、海外留学生8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78人。8月1日,山东省复材成型技术与装备研究院成功申报2023年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大学生“燕归巢”家乡名企行等活动,引进青年人才1872人。技能人才培育实现创新突破,新增高技能人才397人、技工学校1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处,5人获评济宁市技术能手,3人获评济宁工匠。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企业26家,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64人。
(四)劳动关系工作持续加强。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开展“送政策进企业”、行业巡讲等政策宣传活动8场次,覆盖企业110余家。加大根治欠薪力度,深入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通过立标杆、树典型,推动和引领全县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无欠薪标杆项目"示范创建取得实效。深入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坚持源头治理、专项治理、依法治理,推动根治欠薪工作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全国根治欠薪平台反馈线索387件,均已办结,办结率100%。
二、工作短板不足
(一)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企业对高技能工人需求扩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因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过高,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各类线上和校园线下招聘活动效果不佳,重点产业遭遇引才难的问题,其中化工产业更加突出。
(二)社会保险扩面进入瓶颈期。我县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加上企业经营困难,企业职工中断缴费人数有所增加,社保扩面进入瓶颈期,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增大。
(三)根治欠薪考核任务压力大。由于我县部分家庭作坊式企业和无明确主管部门的企业,在合同签订、缴纳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等方面不够规范,造成此类投诉、举报案件数量较多。
三、工作打算计划
(一)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重点群体就业行动,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清凉夏季˙职等你来”企业用工招聘活动。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强化岗位培训,加大核查力度,查处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吃空饷等问题。
(二)加快社会保障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以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拓宽政策宣传渠道,提高其参保积极性。
(三)扎实做好人才人事工作。抢抓8月、9月高校毕业生求职入职黄金时机,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引进更多青年人才来汶就业。深化“优才计划”招聘品牌,帮助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人才。
(四)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统筹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发展,提升治理效能,促进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以欠薪易发多发行业企业为重点,扎实开展根治欠薪集中攻坚行动,力争实现线索和数量“双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