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行政权力运行公开 > 重要部署执行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 进展情况 > 一季度
索引号: 11370830593645831Q/2023-00978 组配分类: 一季度
成文日期: 2023-04-11 发布机构: 县文化和旅游局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县文化和旅游局落实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季度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3-04-11 09:40 浏览次数:
分享

序号

具体任务与要求

进展情况

责任单位

牵头领导

13

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大汶河文化旅游带等项目建设,构建“运河遗风、禅运中都、汶水乡情”全域旅游链条,争创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县。

1.根据省厅意见,正安排设计单位对十里闸保护展示方案进行完善,准备上报省文旅厅核准;启动大运河遗产标识系统完善工程,对接施工单位,准备进场施工。

2.以汶上街道莲花湖片区为重点,全力支持片区争创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以片区创建带动县域发展,全力构筑全县文旅康养产业大格局。目前,已研究制定《关于推动莲花湖片区创建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并组织召开莲花湖片区创建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工作部署会议。

县文化和旅游局


乔  明

48

老城区突出历史古城韵味,重点推进宝相寺片区开发,打造特色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大力推动缘起中都项目招引促建,实现汶上县新文旅体验基地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宝相寺片区开发建设工作专班的“指挥棒”作用,以县管国有企业-山东汶水上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为平台推进项目建设。现项目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项目51、52号地块文物勘探现场工作已完成,正在编制《文物调查评估报告》,正在与第三方机构联系编制《文物评价报告》。二是项目51、52号地块核心区树木已清理,需要勘探部位已配合清理完毕。三是地质勘探正在进行,预计下月初可完成。四是材料全部递交农业银行,银行信用等级评定已做完,正在调整调查报告,下步进入申报程序。农行正在沟通其他银行,倾向于银团贷款。五是项目招投标文件的框架已确定,待工期、设计费、招标合同等确定后完成。

县文化和旅游局


乔  明

49

东北城区立足生态优势,加快推进生态旅游、颐养康养项目开发,打造医养休游示范区。

研究制定《关于推动莲花湖片区创建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并组织召开莲花湖片区创建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工作部署会议。汶上县委常委、副县长乔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县民政局、县文化和旅游局、汶上街道、中医院、莲湖悠游公司、北城康复医院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动员相关部门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各自在创建工作中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扎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切实提高莲花湖片区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水平,确保圆满完成创建任务。

县文化和旅游局


乔  明

86

完成送戏下乡456场、公益电影放映4464场、科普活动100场,建设“15分钟文化圈”。

1.已完成送戏下乡108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14场;

2.常态化开展公益阅读、亲子阅读等活动,提升农家书屋开放率和利用率,开展主题活动1190场次;

3.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进行“数字化”提升;

4.实行以县级图书馆为总管,各镇街图书馆为分管的“总分馆”制度,聘请第三方公司,安装通借通还软件,提升图书利用率,打通图书利用“最后一公里”。

县文化和旅游局


乔  明


87

深挖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山东手造 济宁好礼”工程,讲好“汶上故事”。

1.开展非遗产品展示展销活动。3月5日和3月11日,分别2次组织我县8家非遗工坊在莲花广场开展“提信心 促消费 拓市场—非遗产品展示展销”和“惠享文旅 乐在汶上”文创商品、旅游产品展示促销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县非遗产品销售量增加和销售额度提升。3月28日,启动“惠享文旅 乐在汶上”文创产品·非遗产品展示展销活动,进一步宣传展示我县非遗项目,推动非遗项目走向百姓日常生活;                                            2.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推动“非遗+”深度融合。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五进”活动,助推我县非遗产品做大做强。2月19日,在莲花湖湿地景区开展非遗演出进景区活动,目前已开展50场次,受到游客一致好评,戏曲进校园有关方案正在筹备中;

3.强化宣传发动力度。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展我县非遗产品,让其成为百姓生活中的“日常”,推动非遗产品走向市场化、现代化。

4.开展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积极发动我县符合条件的非遗传承人申报山东省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目前我县符合条件的2名非遗传承人申报材料上报省文旅厅处;

5.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县非遗保护名录库。进一步梳理、整理我县非遗项目、传承人,将其录入名录库中,截至目前,名录库中已有县级非遗项目116项,传承人50人;市级非遗项目24项,传承人18人;升级非遗项目4项,传承人3人,推动我县非遗保护工作走向“电子化”和“数字化”和“便捷化”。

县文化和旅游局

乔  明


信息来源:县文化和旅游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