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次邱镇坚持“12315”工作思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镇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1-10月份,完成财政收入3077万元,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69.7%,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9%,新增“四上”企业10家,均位居全县前列。
(一)工业经济“强动能”。坚持“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呈现出“高新多”的良好态势。一是层次高。三大制造业项目跻身省级大盘子,景力机械入选省重大项目,万有化工入选省优选项目,迈颂新材料入选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二是项目多。全镇重点在谈项目13个,新签约项目5个,新落地项目6个,工业企业三年倍增计划效果凸显,华尚电气、爱德士鞋业、亿昌装配式建筑三家企业超额实现产值、营收、利润三项重点指标倍增。三是技术新。华尚电气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亿昌装配式建筑等7家企业入选山东省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芦花鸡精深加工和冷链仓储物流项目代表汶上县迎接了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
(二)乡村振兴“树品牌”。粮食、芦花鸡、甘薯三大农业支柱效应更加凸显,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一是粮食丰产丰收。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持续深化,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增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到7500亩。4月7日,省委书记李干杰到次邱镇调研春季农业生产情况,农业农村部先后2次到次邱镇调研三夏生产,均对次邱镇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二是芦花鸡荣获全国品牌。新建芦花鸡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现年屠宰3000万只、冷链仓储3万吨。芦花鸡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惠民养鸡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金秋农牧入选山东省畜产品科普基地、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金秋食品有限公司入选首批市级非遗工坊。三是甘薯产业扩面提升。金藤薯业新建8000立方米保鲜库,年繁育优质脱毒种苗达到5亿株,辐射带动优质种苗种薯面积1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甘薯种苗繁育基地。曙光地瓜种植合作社、康农种植合作社入选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成功举办山东省“乡村振兴科普行动”甘薯高质量发展论坛,顺利召开全市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现场会。
(三)镇村环境“换新颜”。一是交通更顺畅。完成次义公路西段改造提升工程,新建“四好农村路”3.39公里,泉河大道西延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年内将实现通车,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二是镇村更整洁。实施镇驻地管线入地工程,严格镇驻地经营秩序管理,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20个县级美丽乡村达标任务。深入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排查、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治,实施危房改造11户,新增改厕户84户。三是环境更美丽。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强化环保网格化监管,完成1553户煤改电工程。实施泉河高庄河里段美丽河湖建设,12个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启动建设了次邱污水处理厂,切实筑牢生态环保底线。
(四)社会民生“增亮点”。坚持为民造福,竭尽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一是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抓好重点人员管控,有序推进核酸检测,全力配合县政府完成了县集中隔离点建设,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永生到次邱镇视察工作时,对次邱镇疫情防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二是打造儒雅教育品牌。加大教育投入,投资380万元完成镇中学教学楼、实验楼、公寓楼、食堂加固改造和高标准胶跑道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学水平持续提升。三是提升优质医疗服务。卫生院综合服务楼、医疗附属楼投入使用,高标准建设“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受到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报表彰。四是全力保障安全稳定。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企业安全培训2686人次,聘请专家60余人次,下达行政执法文书52份,310余处隐患均已整改完毕。积极探索农村社会治理新路子,坚持三三信访工作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政务热线办理实现3个100%,信访积案化解率100%,无到省进京访,全镇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五)基层党建“开新局”。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基层党建抓好抓实抓到位。一是思想政治“固本培元”。创新“13147”工作思路,积极创建乡镇党校示范校。广泛开展“习语润儒乡·汶水习声”系列宣讲活动2600余场次,累计受众5万余人次,擦亮乡土讲师团志愿服务品牌。二是基层党建“全面过硬”。高标准打造党代表工作室2处,建立甘薯产业党建联盟。通过举办“干事创业先锋模范”表彰大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等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党性观念和使命担当。次邱镇在全县基层党建擂台比武中获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三是干部队伍“历练提升”。围绕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研究制定《次邱镇镇村干部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和村级班子“大体检”工作。创新实施“10+N”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领导干部任导师,30余名年轻干部一线得到锻炼提升。四是作风建设“真抓实干”。开展村级党组织“转作风、亮承诺、办实事”承诺活动,公开承诺事项116件,已全部完成。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镇41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7个,100万元以上村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