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汶上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和济宁市局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持续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把法治建设贯穿到公安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统筹推进法治建设
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公安局“一把手”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警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协调各警种部门,切实履行法治建设责任,形成党委领导、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法治建设大格局。县局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制定印发《汶上县公安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汶上县公安局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计划》,明确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任务措施以及工作要求,把责任落实到各警种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警种、各部门职能作用,并将落实情况作为县局对各部门执法规范化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局党委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多次专题研究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法治建设与公安中心工作同步推进、落地生效。
(二)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提升全警法律素养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组织学习、研读《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法治建设相关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等纳入学习计划,推动从党委到每名党员切实深入开展学习。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所有副科职干部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情况全面纳入年终述职内容,切实提高法治建设能力水平。推动全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典》及党内法律法规等法律知识,提升民警法律素养;全年开展集中执法培训21次;举办法治讲座12次,参训民警1206人次,以全警实战大练兵为抓手,将政治理论、作风纪律、实战技能、执法规范等纳入培训课程,不断提升民警执法水平,为做好各项公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秉持法治思维,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强化内部执法监督常态化。依托执法办案系统,开展执法巡查,把开展案件评查、网上巡查与执法检查等形式相结合,强化对执法活动的日常监督,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动态化、无缝化、实时化监督。在全局开展执法办案“零差错”创建活动,由法治大队牵头,精心组织常态化运行,每周开展案卷评查活动,共抽取评查卷宗276件,发现问题1380个,督促整改1260个,撰写评查报告43期。通过执法办案“零差错”创建活动,全局民警规范执法意识有了全面提高,执法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在市局每月案件质量考评成绩有显著进步。
严格贯彻落实《关于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制度》,建立违规过问、干预、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杜绝公安机关内部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违规干预案件办理。主动接受行政监督,按时、全面地向县政府报告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对人大议案、政协提案高度重视,由专人负责跟踪办理,就议案、提案积极主动地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沟通,认真答复,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贯彻落实专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我局现有公职律师10名,聘请1名专业律师作为县公安局法律顾问,保证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落实旁听庭审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年共应诉行政诉讼6次,出庭率100%,无一败诉。
(四)做强公安主责主业,依法履行政府职能
一是牢记初心使命,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平安稳定。组织开展冬春季严打整治“五严”百日行动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守住了一排底线,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安保任务。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年内未发生严重个人极端案事件。年内共接群众110报警4.6万起,政务热线7700余件,及时化解了矛盾。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侦办各类经济案件6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5人,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强化公共安全监管,查处酒醉驾654起、超限超载2124起、涉牌涉证872起;检查民爆物品从业单位、九小场所1.5万家,排查隐患1480余处,行政处罚354家,行政拘留5人;扎实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查处涉烟花爆竹案件47起,劝阻违规燃放320余起,收缴烟花爆竹630余万头,禁放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有力保障了全县公共安全。
二是严格依法履职,做强公安主责主业。始终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保安、以打促满”总思路,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年内受立案数和抓获人数大幅上升,治安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全年共刑拘460人,同比增加10.58%,取保候审817人,同比增加30.10%,移诉850人,同比增加41.43%,抓获逃犯245人,同比增加16.11%;行政拘留2367人,同比增加22.45%,打击数量再创历史新高。严打暴力犯罪,继续保持命案现案100%全破。严打黑恶犯罪,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查实案件13起,扣押涉案资产100余万元。大力整治电信网络诈骗,抓获犯罪嫌疑人313人,劝返境外滞留人员47人,止付资金2000余万元,挽回损失783万元。严打养老诈骗犯罪,打掉团伙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5人,挽回损失200余万元。严打跨境赌博,抓获犯罪嫌疑人20人。深入开展“昆仑2022”专项行动,食药环大队破案30起,其中部督案件2起、省督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8人。森警大队查办涉生态资源犯罪案件16起,移送审查起诉36人。深化“净网2022”专项行动,查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12起,打掉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5人。深入开展“獴猎”行动,侦破偷越国边境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持续强化缉毒执法,扎实推进“天目铲毒”专项行动,行政处罚136人,移送审查起诉18人,强制戒毒6人。严打危爆物品领域犯罪,查处非法储存、运输液化气案件46起,打击处理41人,收缴液化气1万余公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经验全市推广。打掉黑加油站点19个,打击处理21人。强势启动全警治安大巡防“警灯闪烁”工程,街面警力、警车投入量分别同比增加17.4%、31.8%,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街面控制力、震慑力持续增强。启动城区高峰岗勤务,每天投入40余名警力上路执勤,疏堵保畅,城区道路交通秩序不断优化,得到县委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深入推进零发案创建,全县90.2%以上的社区、93.9%以上的村庄实现月度“零发案”。
三是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全县公安机关将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工作作为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检验,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考验,不折不扣的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常态化开展社会排查随访,核查数据71.82万条,随访登记20.36万人。精准开展高危人员核查和流调溯源,核查数据4.02万条,居家隔离2.2万人,集中隔离2143人。依托6处高速口、国省道查验点,检查车辆14.1万辆、人员16.3万人。扎实做好隔离转运,顺利完成滨州、菏泽、任城等地隔离转运和县内集中隔离点的安保任务。先后派出600余名警力支援曲阜、任城、泰安、嘉祥、济南等地,以实际行动贡献汶上公安力量。11月8日汶上本土疫情暴发以来,全县公安机关不畏风险、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连续出动警力3500余人次,奔赴流调追阳、隔离封控一线,昼夜鏖战,封控重点区域300余处,流调溯源1000余人,为打赢全县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公安力量。入户走访大货车司机3.5万余人,告诫300余人,最大限度降低了跨区域疫情传播风险。创新“三环”工作法,闭环接返境外来汶人员2077人,做到了万无一失,经验全市推广。全力做好单位内部疫情防控,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五)优化政务服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突出民意导向,结合创安、创满实践活动,紧盯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坚持依法科学、统筹谋划、规范高效、便民利民的原则,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最优营商环境,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打掉市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聚众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团伙1个,及时解除了企业困扰。积极协调县委编办,成立许可服务科,牵头指导推进公安部改革举措落地执行。积极推进行政案件快办制度落实,年内快办1134起,占比50.51%,办案效率大幅提升。强力推进执法“双清”专项行动,249起积案全部完成清仓任务。深入推进交警“三个下中队”工作机制,年内31起肇事逃逸案件全部侦破,事故处理能力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得到市局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打破传统模式,车驾管服务实现“一窗通办”。持续推广“交管12123”平台使用,优化电子驾驶证申领、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等业务流程。户政、出入境管理部门畅通24小时咨询服务电话、网上服务平台,延长户口迁移证件、居住证有效期限和外国人停居留期限,开启绿色通道,优先为复工复产人员及时办理各类证件,进一步优化了疫情防控形势下的营商环境。探索构建大宣传格局,省市县三级媒体发稿500余篇,唱响了为民服务的最强音,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
二、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虽然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先进典型力度不够
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中,对“办案标兵”“打击标兵”“服务标兵”等先进典型的表彰力度不大,宣传力度不够,示范激励成效不明显。
(二)打击新型违法犯罪力度有待强化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成为主流犯罪,成为刑事发案的特别突出类别,成为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隐患,网络赌博、跨区域犯罪成为新常态,犯罪分子职业化、组织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执法打击难度越来越大。
(三)法治队伍整体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不断纵深推进,国家法治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对法治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法治人才培养力度不大,公安民警有时在执法规范上还存在问题,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主力军,整体的法治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2022年度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工作部署,以建设法治公安为目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强化法治思维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县公安局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法治思维,公安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半月组织召开一次,组织“关键少数”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刑法》《刑事诉讼法》《信访工作条例》等,通过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关键少数”的法律素养,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率先垂范作用。各部门通过每周工作例会、三会一课等方式组织民警、辅警开展集中学习活动,不断增强民辅警正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社会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的能力。
(二)紧抓公安改革不放松。
持续深化受立案制度改革,依托接处警系统接报案、受立案信息系统,严格落实接报案登记、受案立案审查工作程序和结果告知制度,全面落实群众上门报案“三个当场”的工作要求,实现接报案、受立案工作信息全要素网上记载、全流程网上运转,并与接处警、办案、结案等上下游流程的执法信息整合贯通。
(三)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网络违法犯罪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案件,结合上级部门工作部署要求,陆续开展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抓获一批违法犯罪人员,形成有力震慑;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动,对接报的电诈案件,实行第一时间受立案,第一时间冻结涉案账户,为及时挽回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
(四)突出执法问题专项整治。
为提升执法办案工作质效,县公安局强化执法专项整治,针对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降格处理等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办理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条款准确。
四、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落实执法办案场所建设,打造安全高效办案新模式
严格按照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落实推进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确保按进度完成建设任务,确保对办案活动全程实时监督管理。
(二)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重视法治人才培养
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情况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优先推荐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三)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理念,提升全局依法执政整体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职责,狠抓落实。自觉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刀刃向内,着力解决分类问题,坚决消除顽瘴痼疾,补齐短板和不足,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多措并举,努力提升依法行政整体水平。
(四)狠抓执法监督管理,确保执法权力规范运行
加强对执法重点环节、执法场所安全管理、年度法治公安建设重点任务等方面的考评,持续抓好执法办案“零差错”创建活动,及时精准预警发现并纠正执法过错。结合案件审核、执法监督中发现的执法问题,深入开展执法能力比武、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强化全警执法能力训练。贯彻落实法治员制度,确保工作实效,持续加大对法治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执法监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