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时常会有“添加剂”恐惧症——一提到“添加剂”,就自动脑补“危害”“污染”“致癌”等字眼?
食品添加剂,一种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食品中的物质。随手拿起手边的包装食物,在配料表中我们都能看到一长串的复杂名词。 那食品添加剂到底是什么呢?食品添加剂真的有毒吗?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可以采用化学合成、生物发酵或者天然提取等方法生产制造。 食品添加剂有毒吗? 孙院士在节目中强调: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当中不超范围、不超量,对人体就无害,甚至有的还对人体有益。如卤水豆腐中的氯化镁就能起到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镁的作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加氯化镁,就是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的。除此之外,现如今我们的食用油保存期越来越长、食盐在夏天不会结块……都是食品添加剂的功劳。因此,食品业内人士常说:“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的食品工业。”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在达到预期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到正规、知名且大型的连锁超市选购“大厂家生产的食品”。 关注食品标签上的信息,拒绝购买三无食品。 如在外就餐,请选择知名度高、干净卫生且食品流通速度较快的餐厅就餐。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 两个认知误区 误区一:没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食用更安全 食品添加剂不该添加时乱添加,属于不法行为,但该添加时不添加也是不行的,防腐剂就是让消费者受益最大的食品添加剂之一。 由于微生物时刻准备与我们争夺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空气中的氧气也会让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氧化变质。因此,完全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是罕见的,其安全性也令人担忧。 误区二:不含某种添加剂的食品 比其他食品更优质 这种宣传往往误导了消费者,有不正当竞争之嫌。其实,现代加工食品很难完全离开食品添加剂,就算某种产品宣称不含“防腐剂”,但未必不含“抗氧化剂”等其他食品添加剂,宣称不含“食用色素”,也不等于不含香精、乳化剂、增稠剂等其他食品添加剂。 这6种添加剂要尽量少吃 虽然大部分的食品添加剂在符合规定的适用范围内使用,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但如果我们总是超量摄入,还是有致病风险。尤其这6种添加剂要尽量少吃。 01 果葡糖浆 果葡糖浆经常添加于各类饮料,也会用在面包、零食、汤料等加工食品中。它是一种通过酶解法从玉米淀粉中获得的甜味剂,食用之后等于吃下超量果糖。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脂肪肝,也可能会引发高尿酸血症,增加痛风风险。 02 苯甲酸钠和苯甲酸 苯甲酸钠和苯甲酸是主要应用于果汁中的防腐剂,当在含有抗坏血酸的饮料中加入苯甲酸钠之后,两者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致癌物——苯。 03 乙酰磺胺酸钾 乙酰磺胺酸钾是人造甜味剂,在软饮料、烘焙食品中很常见。研究发现,乙酰磺胺酸钾的分解物乙酰乙酰胺,会对甲状腺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04 硝酸钠 硝酸钠经过分解会变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一步发生化学反应就会产生致癌物亚硝胺。培根、香肠等加工肉类中,就含有亚硝胺,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结直肠癌、胃癌等癌症的风险。 05 安赛蜜 安赛蜜是一种甜味剂,在蜜饯、饮料、酱油等食品中比较常见,会改变肠道菌群、升高血糖、增加体重等,对身体健康不利。 06 合成食用色素 方便面、火腿肠、果冻、饼干、薯片等食品中都含有合成食用色素,合成食用色素由砷、铅、苯酚、苯胺等物质组成,对人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比如代谢紊乱、慢性中毒、损伤神经,甚至致癌等。 此外,阿斯巴甜、亚硫酸盐、糖精等食品添加剂也会危害健康,应该少吃含有以上食品添加剂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