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行政权力运行公开 > 重要部署执行公开 > 民生实事项目 > 实施方案
索引号: 1137083000433522XP/2022-04880 组配分类: 实施方案
成文日期: 2022-04-10 发布机构: 县市场监管局
废止日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食品安全示范引领工程”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2-04-10 09:27 信息来源:县市场监管局 浏览次数:
分享

“食品安全示范引领工程”是县政府确定的2022年度10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为确保高质量完成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建设“网络订餐示范店”10家、“食品安全示范街”2条、“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示范点”2处、“小作坊聚集区”1处,以点带面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500批次,达到5批次/千人以上,及时处置问题食品消除风险隐患,让群众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二、重点任务

1、打造网络订餐示范店10家。

创建标准: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信息发生变更,及时更新;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在本实体店加工操作区内加工食品;保持网络销售的餐饮食品与实体店销售的餐饮食品质量安全一致;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相关要求,加强原料采购、设施设备、从业人员、环境卫生、清洗消毒等管理,规范加工制作过程;使用无毒、清洁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装材料,并对餐饮食品进行包装,避免送餐人员直接接触食品,确保送餐过程不受污染;在餐饮服务活动主页面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名称、地址、量化分级信息、菜品名称和主要原料名称,公示信息真实。

2、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2条。

创建标准:街区环境整洁,经营秩序良好,无流动摊贩、街头摊点和无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氛围浓厚,设置宣传橱窗和公益广告,形象标识醒目;食品安全承诺书和监督公示牌规格统一,悬挂或摆放在经营场所醒目处,并保持清洁、无破损;全面推行食品安全公示制度;统一签订责任书,明确食品经营主体责任,接受社会监督;落实日常监管制度,食品经营单位进货记录齐全,实现全部货品可追溯。

3、打造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示范点2处。

创建标准:农村大集开办者要成立管理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职责、实施日常巡查,没有具体开办者的农村大集由属地镇街政府承担管理责任,明确管理机构;大集设置宣传栏,公示区划,公开管理人员姓名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农村大集管理者引导经营者划行规市、分区销售,食品经营区域要远离污染源;经营散装熟食或其他直接入口食品的,经营者需持有健康证,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器具,需做好防蝇、防尘等食品卫生防护,应明示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现场加工制作食品的,应符合《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相关要求,达到“亮证经营、安全承诺、原料公示、单据留存、操作规范、场所清洁”六项标准;销售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应来源合法、索证索票齐全、帐物相符,不得销售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超过保质期、未经许可的食品和无合格证明的食用农产品,销售畜、禽类产品应当具有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等;大集开办方及入集经营者应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卫生规范等知识的宣传学习,加强自律自查,严格执行违法食品停止销售、召回和销毁等制度。

4、建设小作坊聚集区1处。

创建标准:在中国农批汶上市场建设小作坊集聚加工区,一是食品加工区统一管理运营,以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硬件设施和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形成规模化管理;二是加工区配备先进规范的加工设施以及食品检测实验室,配套建设油烟处理、污水处理、天然气智能检测等安全、环保设施;三是搭建食品生产智慧监管系统及产品溯源系统,让加工区的产品实现可视化、可溯化。

5、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500批次。

以发现问题、防控风险为基本原则,在广覆盖的基础上,聚焦高风险业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食品小摊点、小食品店、农贸市场、农村大集),聚焦2021年度低合格率问题食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油),聚焦重点区域(农村、城乡结合部、校园及其周边),聚焦高风险指标(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生物毒素污染等),加大监督抽检力度,提高问题发现率。全面公示抽检信息,公示率100%。依法核查处置抽检不合格食品,立案率达到80%以上。坚持检管结合。配合日常监管、专项整治,针对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时点,聚焦舆情热点,及时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抽检;结合双随机检查、日常巡查发现的问题,相机调整抽检任务;加强监督抽检与日常监管信息的互联共享,开展会商,联管联动。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22年2月10日至3月10日)

召开动员会议,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建立工作配当表,明确任务、目标、措施、时间要求,做好宣传发动。    

(二)实施阶段(2022年3月11日至12月10日)

1、组织申报;2、调研考察;3、审核定点;4、外出学习;5、组织建设。

(三)总结阶段(2022年12月10日-30日)

对示范创建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把好的措施、做法和经验制度化、常态化。针对辖区内监管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巩固创建检查成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到纠建并举、标本兼治,通过示范创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四、责任主体

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实施单位:各乡镇、街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食品安全示范引领工程领导小组,针对5项任务成立5个专班,实行班长负责制。

(二)强化督导调度。实行月调度、月通报,确保工作如期推进。

(三)深化宣传引导。围绕提升“食品安全示范引领工程”社会影响力和公众知晓度,深入宣传食品安全示范引领工程相关工作进展、成效,推动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社会公众监督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附件:2022年汶上县政府民生实事工作任务配档表



附件

2022年汶上县政府民生实事工作任务配档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工作目标概要(任务目标细化)

实施进度安排
(明确任务量及完成时间节点)

当前进展情况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

完成时限

9

食品安全示范引领工程

建设“网络订餐示范店”10家、“食品安全示范街”2条、“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示范点”2处、“小作坊聚集区”1处,以点带面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500批次,达到5批次/千人以上,及时处置问题食品消除风险隐患,让群众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1、选取美团、饿了么2家供餐平台销量排名靠前、实体店硬件、软件相对较好的10家线上供餐单位进行打造提升。

2、在城区打造2条“食品安全示范街”。

3、在农村地区打造2处“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示范点”。

4、在中国农批汶上市场打造小作坊聚集区。

5、均衡推进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每月抽检量300批次左右,全年不少于3500批次。

第一季度:制定总体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及5个工作专班,召开动员会议。第二季度:5个专班同步启动,结合实际对拟打造的业态进行调研考察、审核定点,赴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制定5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第三季度:对照先进标准,结合我县实际全面实施示范工程建设,打造“网络订餐示范店”“食品安全示范街”“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示范点”、“小作坊聚集区”,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700批次。第四季度:对四类业态打造情况进行验收,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500批次。

已完成总体方案的制定。赴各乡镇街道对全县小作坊和农村大集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完成”食安护佳节”专项抽检371批次,发现问题食品2批次。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县财政局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各乡镇、街道

陈圣渠

食品生产科、食品流通科、餐饮服务科、食品抽检和协调科、各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所、开发区市场监管办公室、中农批市场监管所

2022年12月


信息来源:县市场监管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