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树典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指挥部抓重点、抓协调、抓督导作用,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兴产业、促融合、抓改革。一是加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借助成为全国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契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高乡村产业集聚度。利用财政、金融等各种政策加大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社会服务组织,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市场信息、冷藏保鲜、冷链物流、加工营销等领域拓展。2022年计划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4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二是推动产业链延伸。利用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项目,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冷链物流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新增冷藏库容5000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建立乡镇有加工基地、县域有加工园区的格局,全面完成芦花鸡屠宰项目建设运营,实现芦花鸡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发展初加工、物流、储运、销售、信息服务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是推动乡村产业交叉融合。持续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休闲农旅新文化,构建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让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休闲农旅产业的有效载体。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加强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运用。四是做好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按揭农业”、“按揭畜牧业”发展,做好试点项目建设,同时整合各类资源,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五是加快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成立中都农业公司,推进南站街道现代农业产业园、苑庄种业小镇花卉种业培繁基地、绿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产业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提高我县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
(二)抗牢产粮大县责任,稳定粮食生产。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抓手,以标准化建设、减量化种植、社会化服务为路径,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一是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2022年5月完成2021年12.9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并同步完成县级验收工作;根据省市下达任务量,做好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的编制及建设工作。二是继续争取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大豆玉米间作等项目,依托农技推广队伍,做好关键技术措施落实。三是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2022年继续培育高素质农民200人。四是拓宽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继续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五是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依托良好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和先进的技术装备,不断提高粮食单产,粮食总产稳定在80万吨以上。
(三)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一是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活动,把乡村建设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按照省市县“三级联创、梯次推进”的思路,提升大汶河生态农业观光带、昙山农文旅融合、郭楼镇城乡融合、汶南农业特色产业园区、莲花湖齐鲁美丽田园5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水平,争创省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二是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努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强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2022年,建设3处省级美丽乡村,14个市级美丽乡村。三是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找准短板、攻坚难点、形成亮点”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农村残垣断壁和残破房屋清理、坑塘整治等重点难点工作,多途径盘活利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落实好村“两委”的主体责任、保洁公司的主要责任、县级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农民群众的参与责任。发挥好村级各类组织作用,引导完善村规民约,逐步培育群众责任与参与意识。继续推进环卫保洁改革试点工作,强化对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监管,完善保洁、清运、处理等工作机制。
(四)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抓好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入股、合作等多元化经营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在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广大成员利益的基础上,审慎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效率。力争2022年全县348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庄数量实现明显提高。做活土地文章,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全县家庭承包土地流转率保持在75%左右。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路径,稳步做好全国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争创可复制、能推广、惠民生、利修法的试点成果。
(六)继续加大对上争取和对外招引工作力度。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任务、重点工作要求,聚焦政策导向,精准分析研判,争取更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户汶上,努力争创一批叫得响、成效实的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全面展现新时代“三农人”抓创新、求突破的奋进形象。明年积极争取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全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现场会等在我县召开。深入调研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项目、重大农业龙头项目、特色农业项目、农文旅融合项目,以夯实基础、拓展市场、打造品牌为重点,招引2-3家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入驻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