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一、发展现状与分析
(一)学校规模与环境
汶上县第四实验中学是汶上县教育和体育局为解决大班额问题于2018年8月成立的。学校以“求真明理,乐学善思”为校风,以“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为办学思路,以“成就学生,满意家长,发展教师”为办学宗旨。
(二)办学优势与经验
1.学校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为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2.教师队伍年轻化,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居多,他们学历层次较高,学习能力很强,工作有干劲,有发展潜力。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在职称和学历提升方面意识较为强烈,有一定的专业发展内驱力。学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一支师德良好、团结务实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3.学校教学成绩取得一定的成效,学校形成了较为严谨规范和谐的管理,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
(三)问题与不足的剖析
1.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并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为。新的课程改革,正确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树立,然而由于主客观等各种综合因素影响,教师教育观念的觉悟和提升仍然任重道远。
2.目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教育教学经验相对不足,专业素质还亟待提高。二是有影响的骨干教师相对较少,须进一步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这种客观现状决定了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条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形成专业化教师群体。
3.学校硬件设施,校园环境建设不完善,同样是制约我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部分:办学理念和目标
一、办学理念
坚持“求真明理,乐学善思”的培养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注重内涵建设,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
二、办学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聚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聚焦教师专业成长,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谋发展”的发展战略,以夯实常规工作为基本点,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口,以有效教育教学为增长点,以强化教育改革为提升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新亮点,努力打造全县一流中学。
三、培养目标
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懂礼貌、有素质,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一定人文修养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毕业生。
四、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开拓创新、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第三部分: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战略措施
一、学校管理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书育人质量”为主题;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以师生发展为本;优化资源,和谐发展;全员管理,全面育人;精细运作,注重细节。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重要措施如下:
1.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
2.坚持精干、统一、高效的原则。
3.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4.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5.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效率优先的原则。
二、教师发展
(一)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聚焦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目标,引领教师注重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条件、搭建平台。通过三年努力,形成良好的校内外队伍建设机制。培养一支由骨干领衔、团队支撑的师德高尚、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有开拓创新精神、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二)重要措施
(1)重视目标导向。
以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契机,引导教师为自己量身定制成长蓝图,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用目标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2)加强骨干人才的培养,优化队伍结构。
科学制定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认真做好校学科带头人的评选,通过课题研究、论文评比、示范课、带教等途径,给校骨干压担子,让校骨干脱颖而出,逐步培养成为我校学科带头人、校骨干教师。
加强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培训,使年级组和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的土壤和摇篮。
组织教师参观一流学校、拜访一流名师、学习一流经验,以达到“采百花之蕊,酿自家之蜜”的目的;组织 “请进来”“走出去”等校际教学联动,借助互动交流平台,加强教师的业务磨练。
三、德育与文化
(一)发展目标
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贯穿学校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德育机制健全、德育队伍优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思想道德水平高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一定人文修养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毕业生”。
(二)主要任务
1.依据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落实分学段年级德育目标。
2.健全各项德育制度,促进德育队伍建设。
3.积极开展各项主体性德育活动,力求实效性。
4.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5.重视家校联系,加强家校德育建设。
(三)重要措施
1.各年级切实落实本年级德育目标。
2.完善班主任考核、学生执勤、各类评优表彰等德育制度,使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科学。
(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1)校园文化墙建设和教室文化布置。利用围墙、教学楼的空白墙及校园空间建文化墙,汇聚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人物等世界名人,让精湛演绎国学、让人文传承精髓,引导每一位莘莘学子的学习旅程。
(2)校园草地小品和校园雕塑小品建设。校园绿化地带和内庭小花园布置具有文化气息的草地小品和雕塑小品,通过精心的点缀,装饰、丰富和美化校园环境,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
(3)校园楼道标识和校园艺术牌匾建设。集思广益,对学校道路、建筑和景观进行命名,彰显校园文化气质,诠释现代化校园的人文氛围。同时以中华传统美德的礼教主题、世界人文经典名句、作为拓展内容的艺术牌匾,经现代艺术手法雕琢渲染,装饰于校园墙、柱、长廊之上,陶冶师生情操。
四、课程与教学
(一)发展目标
围绕“让教师讲台成为学生舞台,让教的课堂成为学的课堂”的发展目标,重视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夯实基础型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加强对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监督评价,形成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杜郎口”教学环节的指引,创建有利于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的教学和教研平台,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合力,力争在三年内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促进办学目标达成。
(二)重要措施
1.进一步修订教学评价方案,完善相关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各层级管理职能,使管理更趋规范化和精细化,形成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价激励机制。
2.教学常规管理的重心下移到备课组,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由专业素养好、肯干、能干的教师担任备课组长,集组内老师集体智慧落实好“备课制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作业分层布置研究”等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各学科优良率和及格率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优势。
3.引入优质资源,为教师搭建各类平台。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和高级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中青年教师业务成长,推进整个教师团队对减负增效工作的研究和实施。
4.进一步完善各类教学检查和督查工作,推广经验,整改不足,使质量管理由规范化向精细化迈进。
5.进一步健全教务管理制度,规范教学业务档案、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各专用教室及教学资料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率。
五、后勤与服务
(一)发展目标
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合理安排总务工作。加强总务处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业务水平。树立总务工作服务于师生、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学校发展的思想,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主要任务
1.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2.严格财经管理纪律,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3.加大财产管理力度,落实财产管理责任。
4.整合校园环境资源,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5.强化校园综合治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三)重要措施
1.坚持每月一次的例会制度,组织后勤人员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后勤管理工作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以胜任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细化岗位职责,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
2.严格财务管理,遵守财经纪律,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乱收乱支现象。按量入而出、适当留有余地的原则,认真执行教育经费预算,根据计划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3.完善购物、保管、使用等财产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完善购物申请、进出库手续,保管责任到人。对各组织、各室、各班的公物实行登记承包管理,把公物的损坏、维修、赔偿与班级考核评比相挂钩。充分发挥学校财产管理员的作用,认真做好分管人员的业务指导工作。适时建设以基础设备管理、基础财务管理,物品采购申领业务流程管理,设备、物品使用情况管理和分析为核心的学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与教导处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使用实验室、专用教室以及其他设施设备。
4.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校园“凸显文化,注重绿化,合理美化,保证净化”建设目标。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和制度
一、思想保障
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规划内容,对教职工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教职工们理解规划实施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具体领导规划的全程管理和实施,各分管领导、教研组、年级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块清晰,确保规划按时、按要求落实。
三、管理保障
(一)制度保障
结合规划实施,进一步制定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制度。学校、各组织年度工作计划应紧紧围绕规划目标和规划任务,确保规划各级落实、年段落实。
(二)经费保障
学校将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和比例,争取更多经费投入,使规划中“课堂改革、教师培训、教育研究、校园文化和后勤服务建设”等项目在经费上得到保障,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确保规划实施。
汶上县第四实验中学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