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图片、O2O平台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动群众,提高群众参与率、知晓率,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改陋习、树新风活动,切实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使移风易俗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是把握好工作时机。利用春节过后农闲时节,抓好教育引导、红白理事会建设、综合治理、文明创建四个环节,在清明之前形成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三是选树好先进典型。农村广大党员特别是村干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自家做起,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带头文明节俭办婚丧事,组织群众开展移风易俗讨论,征集标准、意见,并将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好媳妇”、“好婆婆”等评先树优的标准条件。
四是建设好考核机制。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使移风易俗制度化、常态化。要求各村把移风易俗情况列入《村规民约》,纳入对群众的考核中,户户签订红白事承诺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